![]() |
|
|||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方李邦琴樓日前落成,該樓將作爲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學科研、師生活動的場所。學院大樓的建成將大力改善漢語教學條件,爲漢語教學和國際推廣事業提供堅實的支撐。同時,對於北大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推進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全方位推進漢語教學與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方李邦琴女士多年來爲促進兩國友好往來、推進華文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爲北大建設付出了心血,是北大最親密的好朋友。正是在她的慷慨支持下,這座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現代建築與傳統藝術相映成趣的大樓才得以建成。北大將秉持兼容幷包、開放辦學的胸懷,繼續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爲促進文化交流、構建和諧世界作出新的貢獻。”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表示。
方李邦琴女士表示,這座大樓的落成,是對自己畢生情有獨鍾的教育事業一點貢獻,是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願望,也是從小想做北大人的一個夢想,更是生命中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環。方李邦琴女士認爲,21世紀國際化是不可抵擋的潮流,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是漢語國際化必經的紐帶和平臺。“望出大樓的窗口,看到的是世界;踏入大樓的大門,走出的是全球。”她希望,學院能夠成就一批精通漢語、瞭解中國文化的國際學術人才,同時培養一批能夠通用漢語的國際專業人士,以區別於孔子學院“走出去”模式的“請進來”的方式,帶動漢語的普及化和實用化,促進中外交流合作。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致辭表示,大樓的落成必將在推動全球華文教育事業中發揮引領作用。目前海外華文教育發展迅速,全球有中文學校一萬多所,中文教師幾十萬人,在校學習中文的學生數百萬人。今後將繼續凝聚海外僑胞的力量,爲中華兒女共圓、共享中國夢不懈努力。
國家漢辦副主任胡志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文化“走出去”已經成爲中國文化復興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學院致力於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諧發展,目前已在110多個國家建立了430多個孔子學院和630多個孔子課堂。北大已承辦10所高水平的孔子學院,並與漢辦合作建立了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爲漢語教育和漢學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他希望北大在孔子學院建設和國家國際漢語教育事業方面繼續發揮領軍作用。
對外漢語教育是北大的新興學科,負載着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使命,承擔着北京大學建設國際一流大學的重任。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張英表示,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必將勇於擔當,堅持提高教學質量、強化辦學特色、抓住機遇培養人才的發展目標,創出北大國際漢語教育品牌,爲漢語和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共同努力。
據介紹,方李邦琴女士在美國商界、政界具有廣泛影響力,是美籍華裔的傑出代表,是增進中美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支持教育發展的愛國僑領。1979年,方李邦琴女士創辦了第一份全美髮行的反映亞裔信息的英文報紙《亞洲人週刊>(《AsianWeek》)。2000年,方李邦琴女士任董事長的泛亞集團收購了已有135年曆史的美國《舊金山觀察家報》(San Francisco Examiner)。2010年中美政府簽訂“十萬強計劃” (100,000 Strong Initiative)雙邊協議,預計招攬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留學,方李邦琴女士是唯一一名參與該計劃的華人企業家。2008年5月,方李邦琴女士捐贈1600萬元,用於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大樓的建設,學校決定命名該大樓爲“方李邦琴樓”。2011年6月,方李邦琴樓奠基。(記者趙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