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的令人振奮的成績。”當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8%後,國際媒體普遍爲中國的這一經濟數據拍手叫好,而且當天世界多國的股市皆因此受益。隨着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7%,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認爲,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18日,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對中國股市形成有限提振。滬深兩市止跌回升,高開高走,窄幅震盪,滬指小幅收漲。截至收盤,滬指報2193.78點,上漲5.24點,漲幅0.24%;深成指報8584.87點,上漲63.67點,漲幅0.75%;
英國路透社18日報道稱,鑑於強勁的國內外需求提升工廠生產和零售,在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達到7.8%,這是今年以來的最快速度,也符合預期。“中國經濟在第三季度得到推進,這消除了該國領導層的一些壓力,他們正尋求進行艱難的結構改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8日發出的評論感嘆道。
“在擴大政府開支以逆轉經濟衰退之後,最新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反彈至7.8%”,《新西蘭先驅報》18日稱,這將使中國領導人能聚焦於長期改革,旨在使中國經濟更具效率和更富有成效。英國廣播公司18日引用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蒂姆·康登的話稱,中國政府實施的一些措施可能會幫助中國維持目前的增長率,“我們看到的微刺激足以使其在第四季度保持這個速度”。日本電視臺的評論則認爲,中國從今年1月份到9月份的GDP增長率爲7.7%,中國達成全年經濟增長率7.5%的目標完全有可能。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第三季度的GDP增速符合他“第三季度經濟會復甦”的預期。除了經濟政策因素之外,這一輪經濟反彈也得到內需和外需的支持,內外需在第三季度都表現出提升。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整體增速將爲7.6%到7.7%之間,而2014年的經濟增速未必能高過2013年,但這是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主動地使經濟增速出現一定放緩,並不一定是壞事。
但一些媒體認爲,有關經濟增長質量的問題仍然存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指出,隨着中國尋求更可持續的增長,它正試圖從出口驅動類型轉變成由消費主導。經濟學家們認爲,前方的道路是相當崎嶇的。一個主要的障礙是國家依賴信貸,即使債務堆積之際也沒有放緩的跡象。路透社則稱,分析人士表示,對週五政府公佈的數據的任何樂觀可能會很快消退,這是由於全球需求仍然不穩定,9月份出口意外下滑就是例證。
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18日的文章認爲,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但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受到房地產形成的泡沫威脅,9月份新房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34%。因此,中國無法實施刺激經濟增長的全面計劃。俄羅斯《導報》的報道稱,7.8%,這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的令人振奮的成績,但保持長期增長速度仍面臨問題。
“從至關重要的出口、個人消費低迷等因素來看,中國經濟景氣的持久力將會面臨考驗”。日本《每日新聞》的評論認爲,今後能否恢復個人消費和出口的增長勢頭,以及改善依靠投資的同時繼續維持經濟增長的態勢,將成爲焦點。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全德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第三季度的GDP增速符合預期,表明“最壞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國家審計署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的審計結果的公佈,將傳遞出未來更值得關注的信息。
謝棟銘告訴《環球時報》,和2009年推出的以基建和投資項目爲主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相比,這一輪經濟刺激計劃較爲謹慎,而且有針對性,對復甦有幫助,後遺症的問題較小。大家都比較關注改革,具體還要看十八屆三中全會能否釋放出改革紅利。如果能釋放改革紅利,中國就可以獲得更多增長空間。【環球時報駐泰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暨佩娟李珍環球時報記者芮曉煜柳玉鵬劉德】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