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資委紀委書記強衛東21日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時通報了中國鐵建超8億元業務招待費的檢查情況:確實存在發票開具不規範、報銷程序不嚴格、會計科目使用不當等一些問題,通報批評57人,黨紀政紀處分8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
至此,中國鐵建“天價招待費”檢查告一段落,但這8億元究竟花在了哪兒?招待了誰?又是哪些程序出了錯?民衆期待一份更爲詳細的調查清單。
中國鐵建“天價招待費”確有問題
今年3月,中國鐵建披露2012年業務招待費8.37億元,一時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此,強衛東21日表示,經查,中國鐵建業務招待費支出總體上是符合規定的,但也確實存在發票開具不規範、報銷程序不嚴格、會計科目使用不當等一些問題,同時,查處了少數人的違紀違法問題。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均進行了處理和問責,並對有關領導進行了誡勉談話。
據強衛東介紹,中國鐵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施工企業之一,在冊職工和勞務派遣人員200多萬人,覈算單位1.1萬多個,2012年承攬工程投資額近7900億元,分佈在國內及全世界60多個國家、地區。
從今年5月起,中國鐵建在全系統抽調1170多名業務人員,歷時3個多月,對36家二級公司及其所屬開支最大的1家三級公司共4250個核算單位2012年度及2013年上半年業務招待費進行檢查。檢查覆蓋了單筆金額1000元以上的所有支出,共涉及業務招待費14.22萬筆,發票15萬多張,金額4.57億元。
強衛東還表示,中國鐵建黨委和紀委按照中央紀委監察部的部署和國資委黨委的要求,針對檢查出來的問題,採取多種措施加以整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年1至6月,中國鐵建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1%的情況下,業務招待費總額同比下降20%多,“我認爲,實現全年業務招待費下降10%的承諾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公衆追問“招待費”檢查結果
不少受訪者表示,中國鐵建作爲上市公司和國企,有“三公”經費性質的招待費應更加透明。河南股民陸燕表示:“當一個公司的業務招待費能夠達到上億元甚至數億元的時候,實際上它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一些投資項目的標準,股東有權對此進行監督和質詢。”
網民“玩轉科技”也說:“本來就在拿國家的資源賺錢,都8億了,還‘總體上符合規定’?揮霍的可都是民脂民膏啊!”
多數網民表示,目前的檢查情況通報並不足以“解疑釋惑”。
“8億天價招待費花在哪兒”是網民最集中的疑問。網民“lz9929”在微博上發問稱:“招待誰了?分別招待多少?怎麼招待?招待目的是什麼?招待的結果怎樣?”網民“天行者aiken”則調侃道:“中鐵建是不是天天喝星巴克啊?”
疑問之二是“招待費是誰花的”?上海市民張楓表示:“目前通報的結果是批評57人,黨紀政紀處分8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但沒有公佈具體都是哪些人,這些人是什麼職位。”網民“忽悠”也建議,應進一步曬曬違規人員姓名職務及相關招待明細,才能起到更好的警示和監督作用。
“究竟是哪些具體環節給了蛀蟲可乘之機?”也成爲輿論熱議的話題。上海市民潘莉莉表示:“通報只說發票開具不規範、報銷程序不嚴格、會計科目使用不當,招待費報銷究竟要走哪些流程?經過幾個單位部門,那些簽字同意報銷的責任人是否也受到了處罰?”
上市公司“招待費”在半年報中“隱身”?
從上市公司2013年半年報的數據來看,上市公司的“招待費”與去年相比整體呈現下降態勢,但一些備受關注的企業卻對招待費避而不談,被質疑“躲貓貓”。如中國鐵建,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對招待費隻字不提,去年招待費排行前十名的企業中,有3家改變了列支項目名稱,“業務招待費”一項被隱藏。
上海政法學院社會管理學院院長章友德表示,“招待費”這一名目,從某種程度上看,是一個概念模糊的“箱子”,既可以裝進業務招待的必需消費,也可以裝進奢侈消費、過度消費,這意味着招待費隱性化、不透明、不規範。應加強制度建設,謹防招待費成“糊塗賬”。
華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鄧於君也表示,多數企業都有業務招待費,尤其是競爭性企業,但不同的企業對於會議、差旅、辦公、公關等相關費用在賬目上沒有完全統一的叫法,容易滋生數據注水、熔化分攤或用途混淆等“賬目遊戲”。上市國企具有公共性質,“招待費”的真實用途和具體構成應該更加透明。
據悉,目前對於業務招待費“透明化”的規定還相對較少。業內專家建議,一方面,監管部門應當對企業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加強監督;另一方面,審計部門應當對上市企業披露的信息加強審計,避免企業避實就虛,並定期向社會披露審計結果,加強上市企業運作的規範性,以減少大衆對招待費產生貓膩的擔心。
強衛東在訪談時也表示,中央企業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同志要認真推廣運用“簽字背書”這個新方法,即由監管責任人在檢查結果上簽名後上報,以利於監督和責任的擔當。(記者黃安琪馮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