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0月23日,市市容園林委、市民政局、市公安交管局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書:向十大陋俗陋習說“不”。其中,“闖紅燈”是屢禁不止的道路交通陋習之一。昨日,記者實地探訪了中心城區部分繁華路口,發現機動車闖紅燈違法鮮有發生,而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違法卻一直在上演。
【記者直擊】
地點:南樓五岔路口
理由:“我着急去醫院看病人”
南樓五岔路口相對寬闊,爲規範非機動車和行人,交管部門在5處路口均設置了一名協管員疏導管控。昨日14時,圍堤道一側的紅燈亮起,協管員示意非機動車和行人暫停等候。趁協管員不備,一位五六十歲騎自行車的大娘先隨着右轉的非機動車駛離了停止線,而後中途“轉向”向尖山路方向騎去,任由協管員老李再三呼喊,大娘依然我行我素,騎到指揮台附近因機動車流“太兇猛”才被迫停了下來。
“大娘,您沒聽見協管員喊您嗎?”記者上前追問,“沒聽見啊!我着急去醫院看病人呢!”大娘不耐煩起來,見有“空當”,迅速騎上自行車穿過了路口。
地點:南京路與三馬路交口
理由:“早知道有記者就小心點了”
昨日16時,晚高峯即將來臨,往來於南京路與三馬路交口的車輛多了起來。這個路口一個紅燈燈時長約40秒,在兩個燈時內,有6名行人違法闖燈。首先是3名年輕男子,其中,當一名男子一路小跑闖過紅燈時,兩名結伴而行的男子也隨即跟了過去。記者追上了那兩名結伴而行的男子,其中一人說:“前面不是有人過了嗎,我們就跟過來了。”
隨後在第二個燈時內闖紅燈的是一家3口,姥姥、媽媽領着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3人走到路中央時被協管員的吆喝聲制止住了,姥姥突然注意到記者正拿着相機拍攝,對一旁的女兒說:“早知道有記者就小心點了。”
地點:南京路與營口道交口
理由:“沒事,汽車會躲着咱的”
南京路與營口道交口爲五岔畸形路口,因毗鄰繁華商業區、寫字樓和學校,成爲中心城區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率最高的路口之一。據統計,工作日期間,每天通行該路口的行人就達30萬人次,週末可能達50萬人次。該路口也是交管部門治理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的示範路口。不過,記者現場觀察發現,部分行人等紅燈時存在一個“誤區”:當紅燈亮起時,有的行人在人行橫道而不是便道上等燈,這樣很可能影響到轉彎車輛,同時也給自身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採訪中很多市民表示,不知道必須要站到便道上等紅燈。“你這樣很不安全!”記者提醒一名站在人行橫道上的中年男子,“沒事,汽車會躲着咱的!”中年男子不以爲然。
【警方數據】
警方曾在中心城區6處交通流量較大的路口對80起主幹道上非機動車闖紅燈的時間進行過調研統計,結果顯示,39起發生在紅燈即將亮起的10秒內,佔總數的48.8%,36起發生在紅燈亮起後的10秒左右,佔總數的45%,也就是說,93.8%的非機動車闖紅燈是在交通信號燈變化瞬間發生的,被人們稱作“搶燈”。“對於‘搶燈’很多市民不以爲然,殊不知這前後各10秒的時間恰好就是‘要命’的時間。”交管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2012年,全國因行人闖紅燈、非機動車不按道路行駛釀成的交通事故近萬起,造成至少3000多人死亡。
因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不受電子警察的監控,所以他們的違法頻率與路口有無交警值守有很大關係。有關數據顯示,有交警值守的路口,交通違法率爲8.05%,無交警值守的路口,交通違法率爲46.08%,交通違法比爲1:5.7。另據統計,2012年,本市共發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157245起,其中涉及行人的事故4325起,佔2.75%。因行人違法行爲引發的交通事故2785起,佔涉及行人事故總數的64.39%。
2008年7月22日《天津市民行爲守則》頒佈,明確要求“不闖紅燈”。
2010年4月1日《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出臺,明確指出,嚴禁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隨意橫穿道路、闖紅燈或者跨越道路隔離設施,違反該項規定的,由公安交管部門處50元罰款,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扣留其非機動車。
2013年4月1日起交管部門嚴格治理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以勸說教育爲主。
2013年8月5日開始隨着本市建設“美麗天津”交通秩序整治活動進入重點整治階段,交管部門以市區32處重點路口爲突破口,以整治行人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行人橫過道路未走人行橫道、行人跨越隔離護欄,非機動車闖信號、走機動車道、馱帶成年人、逆行等交通違法爲治理重點。對帶頭違法、不聽勸阻的違法人員將要求其持旗義務值勤,時間不少於20分鐘。對拒不接受持旗義務值勤的違法人員,行人處罰款10元,非機動車駕駛人處罰款20元。非機動車駕駛人拒不繳納罰款的,將滯留其非機動車。
“流氓邏輯”終將害了自己
家住和平區的韓先生表示,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的違法行爲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加劇了擁堵,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還有一些行人和騎車人覺得,即便闖紅燈被機動車撞了,也是機動車司機賠錢!”家住河東區的楊先生就遭遇過類似的“流氓邏輯”,去年他曾在路口與一名騎車人發生了刮蹭事故,最終依據法律,那名闖紅燈的騎車人承擔了全責。交管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一樣,都要受《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約束和保護。一旦發生交通意外,行人、非機動車也會因自己的違法行爲而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國式過馬路”需長期引導
“‘中國式過馬路’的問題,除了需要長期引導外,也需要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設施設置得完善。”天津城建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蘇潔副教授表示,在治理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上,首先應把信號燈設置得更合理,讓行人可以從容過路口;其次協管員可以對行人和非機動車的行爲進行提醒和規範;再次在人流量大的路口儘量架設人行天橋,對易跨護欄橫穿馬路的地方適當加高護欄高度;最後,還可在易出事故的路口加裝警示性標語以及滾動屏播放事故視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