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標題:中國處方藥年複合增長率26%專利五年審覈期有待改進
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第三屆BIO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今天開幕,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黨組成員邊振甲和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作主旨演講。
會上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中國的處方藥市場預計將以26%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並且在2020年達到3150億美元,去年中國處方藥市場的規模是480億美元。
從平均水平來看,生物製藥企業推出一種新藥,需要15年時間並且花費超過10億美元的經費,那麼只有萬分之一的藥品能夠從一個“想法”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查成爲真正的藥品。因此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表示,政府對生物製藥行業的監管不僅應該是確保行業安全,而且應該是有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駱家輝說在中國獲取專利保護是有一些障礙的,另外相比全球的速度,中國監管部門批准的速度有五年的滯後期,此外在中國進行臨牀試驗需要經歷19-22個月的審查過程,他認爲這是中國藥品監管部門有待改進的地方。
而美國的華盛頓州州長英茲利此前表示,對於美國的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中國是一個正在高速增長的市場,這一市場還會持續保持增長,因此美方與中國政府企業以及學術機構建立穩固的合作伙伴關係,顯得尤爲重要。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黨組成員邊振甲也表示,我國的藥品的監管一直保持着嚴打高壓的態度,並將繼續加強,根據新修訂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我國血液製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要在今年12月31號前達到新修訂GMP的要求。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