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日前同時對埃及進行了工作訪問,俄埃雙方首次舉行“2+2”會談,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埃及輿論認爲政府打出了外交“好牌”,也有分析認爲,埃俄兩國走近讓美國頗爲緊張。
拉夫羅夫同埃及外長法赫米會談時,就深化兩國經貿、投資、能源、旅遊等領域合作交換了意見,雙方還討論了敘利亞危機、巴以和談、西奈半島局勢以及消除中東地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對於近期敘利亞局勢出現轉機,拉夫羅夫和法赫米都表示,兩國都反對軍事幹涉敘利亞,呼籲通過政治途徑解決敘利亞危機,並加大對敘人道主義援助力度。
關於埃及國內政局,拉夫羅夫在訪問中表示,埃及實現國家穩定、經濟發展及有效的政府運轉符合俄羅斯利益,俄願向埃及提供全面援助。拉夫羅夫還表示,修憲進程以及隨後的新憲法公投將使埃及向着預期目標邁進,俄羅斯尊重埃及主權和埃及人民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他承諾,俄將鼓勵本國企業到埃及投資,並對蘇聯時期幫助埃及修建的基礎設施進行維護。
埃及同俄羅斯的軍事合作也備受外界關注。紹伊古在與埃及第一副總理、國防部長塞西會談時,討論了加強兩國軍事合作與交流的途徑,並就埃及和本地區形勢進行評估。塞西強調,這是埃俄傳統戰略合作在“新時期”得以延續的信號,雙方將“通過建設性合作,實現共同的戰略目標”。
埃及國際關係專家穆罕默德·法耶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爲,之所以稱之爲“新時期”,首先是因爲中東地區受政治局勢動盪影響,原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博弈,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在減弱。其次,也是因爲埃及正處在過渡時期,需要更加獨立自主地發展對外關係,以“重整外交”。此外,俄羅斯也在不斷調整對埃及的政策,意欲通過與埃及深化關係,強化自身在中東的影響力。
據埃及媒體報道,俄羅斯海軍“鮑里斯·博圖瑪”號補給艦14日抵達埃及紅海一處海軍基地。這是1周內第二艘俄艦到訪埃及,這艘軍艦計劃在該地區執行4天的任務。有分析人士認爲,俄軍艦接連訪問埃及並非偶然,其目的是加強兩國的經濟和軍事合作。埃及希望更新重型軍事裝備,而俄也願意爲埃提供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埃及《金字塔週刊》刊文指出,埃俄未來有可能舉行聯合軍演,俄還有可能從埃及得到後勤補給基地。對埃及來說,俄羅斯的進入使美國在地中海和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面臨強勁競爭,儘管會引起美國的不滿,但卻可以使埃及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美國的鉗制。
埃及雖然一再強調,發展埃俄關係並不是要替代埃美關係,但是由於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特別是與埃及的關係“出了問題”,埃俄迅速走近還是引起外界紛紛猜測。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承認,“我們對俄羅斯官員訪問埃及的目的非常關心”。有分析認爲,美國的“關心”應該是一種“擔心”,即擔心自身在中東地區的外交空間因俄羅斯的介入而受到擠壓,戰略利益受到損害。
(本報開羅、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劉水明、張夢旭、劉睿、宦翔、王雲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