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爲進入主體建設衝刺階段的南開大學新校區圖書館。

南開大學新校區局部效果圖
天津北方網訊:自今年5月正式開建以來,海河教育園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一直備受關注。記者瞭解到,目前兩校建設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下月兩校各自極具特色的圖書館,都將主體完工。此外,根據建設進度安排,2015年兩校新校區一期工程建設都將完工,屆時將有學院實現整建制搬入。對於師生最爲關心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記者瞭解到,兩校新校區宿舍都將安裝空調。同時,分塊組團式的校園佈局,學習區與住宿區緊鄰,學生完全不用擔心因爲校園面積過大,日後校園生活鐘擺式運動。
南開大學
目前,南開大學新校區圖書館進入主體建設衝刺階段,下月將主體完工,整個新校區一期建設將於2015年完工,當年9月將有14個學院整建制搬入新校區。據瞭解,新校區整體既有老校區歷史的傳承,如木齋圖書館、秀山堂、思源堂等將原樣復原,也有新元素的體現,借鑑歐美大學的建築特點,綜合實驗樓兩部分由廊橋連接,中間設下沉式文化谷,方便學生課餘交流休息。同時,學生學習區與生活區緊密相鄰,不用上課、休息來回長途奔波。
校園 兩環串起11組團
昨日,記者來到正在緊張施工建設的南開大學新校區,靠近護校河的區域尚一片平坦,工人正在進行路面建設。不遠處的圖書館尚未露出真容。據介紹,圖書館是南開大學新校區面積最大、單體最高的標誌性建築,高7層,再加頂上的兩層鋼結構裝飾,實際高度達9層。年底將實現主體封頂,交付使用後將實現藏書250萬冊。南開大學新校區規劃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於海介紹,根據建設方案,南開大學新校區總建築規模150萬平方米,一期72萬平方米將於2015年9月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屆時,緊密服務濱海新區的金融、旅遊、軟件、信息、環境等14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學院將遷入,14000名學生將入住新校區開啓全新的大學生活。
新校區自西向東總共由11個組團構成,其中由東西方向環一線與南北方向環二線兩條校內環形道路,將11個組團有機串聯起來。兩條環線道路將於11月底初步具備通車條件。根據建設方案,新校區整體建設風格從西向東依次逐步變化,形成傳承南開歷史文化特色人文校園,三段式建築風格變換。西部體現學校的歷史與文化,建築富有歷史厚重感,這裏的紀念建築羣將1:1復建承辦文化活動的思源堂、木齋圖書館以及作爲博物館的秀山堂,還將樹立張伯苓、嚴範孫的雕像。中部充滿現代氣息,如綜合實驗樓分爲教學樓與實驗樓兩部分,中間由廊橋連接,中間區域將下沉約2米,建成學生活動休閒的文化谷,整體形式借鑑歐美大學校園建築特點。東部建築羣展現時代脈搏,無論是建築的外形還是顏色,都極富時尚氣息。
宿舍 空調熱水一步到位
採訪中,於海介紹,雖然校園面積很大,建築羣豐富,但是未來學生不用擔心往返教學樓與宿舍的距離問題。原來,南開大學新校區建設方案充分考慮到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新校區以公共核心組團爲中心,四周建成文科組團、理科組團、新興學科組團、對外辦學組團、專家區組團以及6個學生活動組團共11個組團區。每個組團區內以三角形構造儘可能減少步行距離,建有滿足師生需求的宿舍樓、食堂、圖書館、生活服務樓、運動休閒場地等。
組團內教學區與生活區僅一條街道之隔,保證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相關出行最遠的距離不超過400米。同時,於海介紹,未來新校區學生宿舍都將裝有空調,同時還提供太陽能熱水。
綠化營造的校園景色,也是新校區建設的重點。據介紹,新校區主環路預計種植35000棵綠植,使得校園整體綠化率將達35%。東西校區分別有生態溼地組塊和綠化廣場點綴校園,以護校河、法國梧桐樹、各類花卉羣形成綠化三環。同時,在校區西部的一個湖泊中,將栽種大量蓮花,以給師生營造類似馬蹄湖的景色。此外,還將集中種植海棠、梅花、桃樹等林木,營造花環景觀。
亮點 綠色低碳生態校園
除了出行便捷和美麗校園,綠色低碳也是新校區的一大亮點。據於海介紹,新校區建設將貫徹國家現代化校園的標準,以綠色環保爲理念,“精心建設一座以師生爲本的生態化、特色化、人文化、信息化的現代化新校園。”
據悉,新校區以保證能源系統安全可靠供應爲前提,以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水資源利用爲重點,構建了多能源利用體系,淺層地能供冷供熱,深層地熱及尾水供熱,太陽能供應生活熱水。自建污水處理站,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多種措施結合進行雨洪控制,實現區域低影響開發。爲了進一步方便師生日常生活,新校區在東西方向的環一道路上,設置了太陽能電瓶車公交系統,倡導綠色出行方式,站點間距控制在300米範圍內,服務半徑爲250-300米。
天津大學
據瞭解,12月底,天津大學新校區的標誌性建築——圖書館將實現主體封頂。新校區一期建設將於2015年完工,新校區宿舍未來將安裝空調,本科生宿舍每層樓將配備有太陽能熱水的浴室,其中每位博士生可以擁有獨立的生活空間。
進度
一期2015年將基本建成
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天津大學新校區總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分步實施”的原則建設。一期建設面積83萬平方米,包括主樓、行政樓、綜合教學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教職工活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及各學科組團等21個組團,2015年基本建成。新校區一期建成後,11個學院以學科組羣的形式實現整體搬遷,在校學生規模將達到18000人,教學科研主體功能將向新校區集中。衛津路校區將成爲高端培訓、新興學科培育、重大科技攻關和文化創意爲主的特色基地。
天津大學新校區生活設施共分北區、中區、南區、碩士生、博士生、教師公寓6個組團,位於新校區中心區域,總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每個組團由一個或多個地塊組成,每個地塊中包括一個或多個功能用途,並規劃了預留用地。
細節
宿舍有空調 博士生住單間
本科生主要集中於北區、中區和南區一部分,除學生公寓外,還建有學生食堂和公共浴室,按4人一間標準,可以容納1萬餘名本科生入住。碩士生公寓組團和部分南區組團能夠入住近5千名碩士生,標準爲2人一間。博士生公寓組團設有1750個獨立的房間,每位博士生可以擁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教師公寓組團由單身公寓、教師週轉公寓、教工食堂和後勤人員宿舍組成,可居住1500餘人。
組團將採用社區化的管理模式。每棟宿舍樓在首層提供了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包括超市、洗衣房、自習室、書吧等。考慮到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生活需要,在碩士生和博士生公寓內有大功率用電房,並具有簡單廚房功能。記者瞭解到,天津大學新校區宿舍今後也將提供空調,不過是統一裝配還是根據學生需要自行申請裝配,將有待新校區建成後確定。(記者彭未風 實習生賀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