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全形勢堪憂
車多了,通車裏程長了,但道路通行條件差
每到節假日,湖南省岳陽縣新牆鎮雙港村村民孫勇波,總難清閒。
他本是一家餐館的老闆,因爲靠近當地工業園區,生意一直不錯。但節假日他事兒更多——107國道就從餐館門口過,自從當上了義務交通協管員,每到放假,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總得穿上黃馬甲,上路疏導交通。
“這幾年,車多了,事故也多了。”孫勇波說。
岳陽縣公安交警大隊隊長劉金林對此也深有同感。劉金林列了這樣一組數據:去年,岳陽縣全年機動車新上戶的數量,等於1999年之前所有年頭的總和,全縣在冊機動車達到6.4萬多臺;每天新拿證的駕駛員,就有50多名;全縣公路通車裏程已經超過4500公里,基本已經通到組。
惱人的是,交通安全事故同樣在攀升。“我幹交警工作8年了。8年前,每年的交通事故大約1600多起,現在,早已經超過3000起了。”劉金林說,這其中,70%以上發生在農村地區。
搜索近期發生的重大交通事故,農村地區幾乎“當仁不讓”地成了“重災區”:
今年11月10日,湖北省羅田縣新麻線49km+650m處突發一起重大事故,一輛由麻城開來的小車失控衝入河中,致車內6人不幸溺水身亡。
11月14日,雲南省蘭坪縣石登鄉石中坪村委會仁和村民小組村民甘某,駕駛一輛輕型貨車至石登鄉境內,車輛駛離路面,翻下公路邊坡,造成5人死亡,5人受傷……
“過去出門,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現在就是擔心出車禍,出了門回不來。”一位農民朋友半調侃地說。
對於山區丘陵多的湖南省而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顯得尤爲嚴峻。湖南省公安交警總隊交通秩序管理支隊副支隊長樑少雍告訴記者,湖南全省農村公路通車裏程超過18.5萬公里,佔全省公路通車裏程81.5%;機動車輛680餘萬臺,其中低速貨車、三輪車、摩托車三類車共佔總數的67%,“車多了,但車輛安全等級低;通車裏程長了,但道路通行條件差。”
據統計,近5年來,湖南省發生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有60%發生在農村公路上。
人車路各有“短板”
警力少,交通違法違規多,“光頭路”令人愁
去年4月開始,岳陽縣筻口鎮派出所副所長李忠於,多了一份新差事——派出所裏的“交通專幹”。他的職責包括交通安全宣傳、巡查以及簡易交通事故的處理。去年,李忠於與另外一名交通專幹一道,處理了交通事故100多起。
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權下放給派出所,是岳陽縣的新辦法。過去,交通事故處理,全交給縣裏的“122”中隊。“從城關鎮到邊遠山區,最遠的有100公里,一箇中隊12個人,哪能忙得過來?”劉金林說。
受警力不足困擾的,不僅僅是岳陽縣。整個岳陽市,農村地區僅有429名交警,據估算,農村交警實際人均負擔3000輛機動車、2000名駕駛人、80公里的安全管理任務。
“農村交警中隊平均管理5個鄉鎮,每位民警管一個鄉鎮。交警中隊年均受理事故報警500至1000起,按一般程序糾正交通違法800至2000起,僅事故一項就讓他們疲於奔命。”樑少雍說。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交通違法行爲的居高不下。據統計,近年來湖南農村交通安全事故,95%以上都是由於駕駛員違法行爲引起的。
摩托車的違法行爲,最讓劉金林頭疼。在農村,摩托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卻呈現出“三低兩高”的困境——事故發生率、違法率高,上牌率、持證率、檢驗率低。“全縣交通安全事故,有60%到70%,都與摩托車有關。”劉金林說。
存在“短板”的,還有路。
“你看,這裏有減速帶,前面接國道時,還裝上了警示燈。”驅車行駛在筻口鎮新安村,劉金林耐心地向記者提示着村裏新設的交通安全設施。這個被國道107和省道306夾在中間的村莊,道岔多,車流量大,屬於重點路段。在劉金林看來,有了安全設施,就等於添上了一道“安全閥門”。
不過,更多情況下,農村道路安全設施的配置,遠不及新安村這般規範。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農村公路達到18萬公里,農村道路硬化率達到90%以上,但由於資金不足,標準不高,配套不完善的問題比較突出。
“一些路段,沒有路肩,是名副其實的‘光頭路’;在陡坡、急彎和臨水、臨崖、臨谷等危險路段,沒有標誌標線,沒有防撞隔離墩等警示標誌和防護設施,往往是易出車毀人亡事故的‘死亡路段’。”樑少雍說。
觸角延伸基層
“平安出行”既要用大力,也要用“巧力”
黃志堅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6點半開始的。從岳陽縣長湖鄉天龍村,到鄉中心學校,每天得跑6趟——65名孩子的上下學,全由他的校車接送。
黃志堅的19座國標校車,是他去年8月份新購置的,花了近20萬。通過直接補貼和減免費用,岳陽縣政府大約補貼了2萬,加上他每年收取的車費,“保本沒問題,還略有盈餘”。
產權歸個人,管理卻要聽從縣裏的校車服務公司。這種被稱爲“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司管理,部門監管”的校車管理模式,讓岳陽縣不僅擁有了178輛國標校車,還有了一套各方滿意的運營體制。“我們計劃三年內,讓全縣所有校車都達到國標水平。”岳陽縣春蕾校車服務公司經理遊鵬飛說。
校車安全,各地都在探索,岳陽縣以“巧力”破題。近三年來,全縣無一例校車交通事故,無一例學生傷亡。
在岳陽市,類似的“巧力”還被用在對付基層監管力量不足的“老大難”。去年以來,岳陽市公安局改革基層警務模式,全面推行派出所參與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由於管理半徑小,辦事效率高,羣衆歡迎,效果不錯。
事實上,管理體系“下沉”的做法,已在湖南全省推廣。湖南省要求,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50%、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鄉鎮交通安全管理服務站的建設任務,將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
更多的問題,則需在源頭着力。今年9月,湖南省出臺《關於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對於如何從源頭堵住農村交通安全“漏洞”,劃上了許多“硬槓槓”。從源頭上防止農村道路安全設施的“先天不足”。此外,提升道路安保設施,加快推進農村客運發展,明晰農村交通安全管理責任等內容,都被寫入《意見》之中。
“每項任務的最後,都寫上了組織實施的部門,責任十分明確。”樑少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