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本推出《特定祕密保護法案》是意料中之事。日本前防務大臣、國家安全顧問、自民黨總會務長、現國會議員小池百合子在發表於韓國媒體的文章中就早已透露,日本政府將推行一項保密法案。只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體用“強行”來表達該法案的通過方式。與此同時,上萬民衆走上街頭進行抗議。
儘管領袖意志和民衆意志大幅度乖離,但不得不承認,安倍晉三正在逐步實現自己的施政路線圖,且將權力緊緊地握在手中。早在之前日本版NSC(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獲批的時候,就有分析成功預測此舉只是第一步,緊接着日本將通過特定祕密保護法,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
如今,第二步已經實現。沿着安倍的思路,再接下來的舉動,就是要在制定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然後修改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相關憲法解釋,使之在明年底前修訂的日美防衛指針中得到反映。
據目前透露出來的內容,《特定祕密保護法案》涉及防衛、外交、防間諜、防恐怖襲擊等內容,其核心是一旦泄密會對國家安全構成顯著危害,各行政機構的長官可將該機密指定爲“特定祕密”。但“特定祕密”指定的機密範圍有多大?官員任意施爲的餘地有多大……都存在着一個“模糊”的問題。
如果說得太清那也不叫“政治”,定義明確也等於沒有餘地。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特定保祕法正式實施,安倍就可以組成以他本人爲首的核心權力組織,獲得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決策權。而這個核心組織,外界猜測很可能是由首相安倍晉三、外相岸田文雄、防相小野寺五典和官房長官菅義偉組成的“四大臣會議”。也有一說是“五大臣”。
這與二戰時期的“五大臣會議”十分相似。但也不難理解。安倍晉三第一次登上相位時正值“日本戰敗60週年”,安倍的抱負就是“要回到戰敗原點,改變戰後體制”,擺脫在政治安全上對美依附的地位。在安倍看來,日本傳統文化中的“60年甲子週期”是歷史必然的輪迴,對此他似乎癡迷篤信。
爲此,在經濟上他打破日本央行的獨立性,實施安倍經濟學,用虛假的經濟繁榮拉高自己的支持率。在政治上大搞“官邸政治”,安插親信、控制權力,甚至不惜踐踏民主政治中的“文官中立”原則,走政治集權化道路,以此確保其“右傾、復古型民族主義”。而在外交上一方面利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加固日美同盟,充實日本安全實力,另一方面又開展諸如“地球儀外交”、“菱形外交”等花樣名目的外交活動,試圖主導形成“非美型亞洲秩序”。
但從骨子裏講,這些舉措只是安倍借國家安全之名,用自己落後的冷戰思維,拿着撿來的法西斯主義遺產,妄圖爲日本的軍國主義借屍還魂。這與其和平憲法精神及國際潮流背道而馳,實乃不得人心之舉。仿五大臣會議而建立的“四大臣”或“五大臣”會議,更爲可笑,因爲當時那個組織的後果,就是把日本帶到了戰敗的結局。篤信歷史輪迴的安倍,除非想改變結局,否則腦子真的有了問題。楊子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