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舉騙得2000萬元鉅款,犯罪嫌疑人是如何通過電話設下騙局,引誘外籍高管上鉤,並數次轉出鉅額款項的?12月19日,隨着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上海,一起跨國特大電信詐騙案揭開謎底。
12月19日凌晨5時30分,押解11名大陸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的航班從柬埔寨飛抵上海。至此,上海警方耗時1個多月偵辦的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件成功收尾。
柬埔寨來電“追繳電話欠費”,騙走2000萬元
據悉,這起上海警方破獲的單筆金額最大的電信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2000萬元。
10月22日,一家公司的外籍高管陸某接到一個電話,稱她“電話欠費”,需要覈對她的身份信息。陸某將身份信息報給對方後不久,又接到來自“警方”的電話,稱她的“身份信息泄露,賬戶被盜用,且涉嫌洗錢,需要將賬戶凍結。”
爲避免賬戶被凍結,陸某在“警方”電話的指引下,通過網銀將賬戶上的資金逐步轉移到所謂的“安全賬戶”,前後一共轉出1951.1萬元人民幣。隨後,陸某還在新加坡一家銀行的櫃面再度轉出27.88萬元新加坡幣,總計轉賬達2000萬餘元。
轉出如此鉅額資金後,陸還是不斷接到“警方”電話,讓她繼續轉賬。陸某纔有所警覺,並於10月28日報案。上海警方展開調查發現,詐騙電話來自柬埔寨。11月17日,上海警方派出先期隊伍進入柬埔寨調查,經過仔細摸排、跟蹤,鎖定了犯罪窩點爲金邊市堆谷區319大街上的一處高檔別墅。12月9日,在公安部指揮下,以及柬埔寨警方和當地華僑華人協助下,專案組成功搗毀這一跨境電信詐騙窩點。
幾乎同時,在公安部統一組織指揮下,北京警方遠赴印度尼西亞對電信詐騙開展偵查。11月以來,在印度尼西亞警方的協助配合下,端掉3個電信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112名,收繳贓款44萬餘元。
詐騙團伙分工明確,騙術升級,甚至設計反偵查手段
“這是一個分工明確,已完全公司化運作的電信詐騙團伙。”談起剛破獲的案件,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二支隊副隊長韋健說。儘管曾參與破獲多起電信詐騙案,韋健還是驚訝於這一犯罪團伙的專業化。
犯罪嫌疑人藏身的別墅內分佈着三組不同層級的“員工”:有人假扮電信員工、郵局工作人員與受害人通話,稱受害人信息被冒用;接着,再有人假扮“警官”,要求受害人轉賬至“安全賬戶”;如果受害人不相信,則由所謂的“檢察官”繼續誘導受害人,稱其已被網絡通緝、追查。所有通話內容都經過事先訓練。
“現在電信詐騙團伙成員都是對外招聘來的,經過特殊訓練後,實行流水線作業。老闆躲在幕後,通過電話、網絡遠程操控,一旦發現前方出了問題,立刻切斷所有聯繫,銷燬電腦數據,消失遁形。”韋健說。
跨國電信詐騙案中,犯罪分子一般都有明確的分工,環環相扣,人員更替頻繁,打擊一個“工種”難以剷除全部人員,給警方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電信詐騙屢打不絕,還在於利用了網絡社會的便利和一些制度漏洞。”韋健說。詐騙集團在進行犯罪時,會首先盜取人員的隱私信息。與此同時,網銀轉賬的限制條件少,客觀上爲犯罪分子實施詐騙提供了便利。
騙術更新也是電信詐騙的一個特點。從前些年的“中獎了”,到“法院傳票”,再到“追繳欠費”、“賬戶涉嫌洗錢”……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的騙術一直在不斷地“升級”。
近年來,有的詐騙團伙還針對不同人羣,編造行騙劇本。破獲這兩起案件時,警方都在現場搜到了詐騙“劇本”。上海警方還發現了模擬受騙人問題的《問答手冊》,其中還有專門針對警方的反偵查手段。
老人、高知人士、“宅女”易受騙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呈增長趨勢。僅今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上海共破獲電信詐騙犯罪案件2769起,同比上升44.6%;北京市公安局破獲電信詐騙案9390餘起,同比上升32.24%。
警方打擊力度不小,相關報道也常見報端,爲何仍有人不斷上當?
韋健說:“很多人都抱有僥倖心理,覺得電話詐騙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專家特別指出,犯罪分子一般都是利用受害人擔心親友安全、過度自我保護等心理實施作案。
比如,騙子會分別冒充法院、公安局工作人員,稱受害人捲入一起涉黑涉賭資金案,必須繳納保證金才能取保候審,並通過傳真拘留證等方式取得信任,還在電話中反覆強調,“此案爲督辦的大案”,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消息,否則“罪加一等”。這樣營造出的神祕氣氛往往使受害人深信不疑。
日前武漢警方分析當地今年下半年以來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件,歸納出最容易上當的三類人羣:老人、高知人士、宅女。今年下半年以來,武漢發生的20萬元以上電信詐騙案受害人中,55歲以上的人比例最大,佔78%;從事科研、教學等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佔50%;女性佔61.4%;無工作或退休長期在家的佔64%。
武漢市公安局高級心理諮詢師汪少萍分析說,老人無法辨別不斷翻新的詐騙花樣,對通訊工具和電子產品的使用不熟練,戒備心理、防範心理和應急處變能力相應較低;高知羣體有較強的榮譽感和自尊心,一旦被指“涉嫌犯罪”,常常急於證明自己的清白,部分高知專注於專項研究工作,社會經驗少;“宅女”羣體整天待在家裏很少出門,多沉迷於上網或玩電子遊戲等室內活動,常常性格特別內向,不太和人說話,害怕和人面對面交流。
“這三類人羣的共同特點是生活、工作圈子相對狹窄,與外界接觸較少,較容易受騙。”汪少萍說。
“警方”要求匯錢的電話一律是詐騙
上海警方提醒,防範電信詐騙要做到三個“關鍵詞”:冷靜、求證、報警。遇到詐騙電話首先要確保頭腦冷靜,不要讓一時衝動致使自己的辨別、判斷能力下降;不要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電話,可以向親朋好友和警方求證有關情況;接到詐騙電話後,無論是否上當受騙,都要第一時間報案,以便警方及時掌握案發情況並採取措施,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此外,針對網絡犯罪日益突出的情況,要經常更新電腦的殺毒軟件、網絡防火牆,及時查殺各類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木馬軟件。謹慎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養成將常用銀行網站加入收藏夾的習慣,不要隨意點擊來路不明的鏈接。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提醒,所有聲稱公安、檢察方要求匯錢的電話一律爲詐騙。接到類似電話,市民應及時向當地110覈實確認,避免個人利益受到侵害。電信部門也應注意技術完善,防範新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