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臺灣《旺報》報道,臺灣“金管會”19日宣佈,20日起開放保險業辦理人民幣收付的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也就是人民幣傳統保單,因業者須規劃業務與送件時間,民衆最快2014年初就可以買到人民幣傳統保單。
“金管會”官員表示,爲避免業者銷售短天期類定存保單,初期限制商品的繳費年期至少要4年以上。
首年總額度限400億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19日在臺當局“立發院”時也表示,過去因爲長時間低利率的環境,使銀行不願意吸收存款,導致資金流向保險業的短天期類定存保單,弄得保險公司好像在經營銀行,每年新增保費收入高達新臺幣2.5兆,如果不做適當處理,對保險業經營會有一定影響;希望保險業能慢慢迴歸本業,不要做類似銀行的業務。
這次開放人民幣傳統保單,“金管會”就先限定必須是4年以上的保險產品,而這次也是繼去年年底“金管會”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單業務後,再次開放壽險業可賣人民幣傳統型保單,但首張人民幣傳統型保單採覈准制,必須先送審。
“金管會”表示,保險業要銷售人民幣保單,其資本適足率(RBC)必須達到200%以上,且有限額。因人民幣傳統型保單業務以再保的業務方式辦理,且分出的比例在50%之內的部分,就不計入限額當中,首年總額度限在400億元。
人民幣保單PK美元保單
根據“金管會”提供的資料,人民幣保單存續期間6年期間,責任準備金利率是1.75%、但臺幣跟美元都是1.25%;存續期間在6年到10年的保單,責任準備金的利率是2%,臺幣就僅爲1.75%、美元是2%;10年到20年者,人民幣爲2.5%、美元2.5%、臺幣爲2.25%。以責任準備金的利率來看,人民幣保單將會比臺幣保單便宜,但與美元保單相當。
“金管會”官員表示,這次開放提供民衆更多元的保單與資產配置,不過也提醒民衆,在購買人民幣保單或其他外幣保單時,應注意匯率風險與保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並瞭解該外幣所屬地方的政治經濟的變動風險。
據瞭解,過去“金管會”沒有同時開放2種人民幣保單,是因爲壽險業若承做人民幣傳統保單,就涉及人民幣資金的去化管道、商品送審規範及責任準備金利率等監理配套措施,今年經與壽險公會及“外匯局”等相關單位研商後,才確定開放人民幣傳統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