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處住房被布簾、玻璃或木板隔成十幾間甚至更多的小隔間,一屋內擺放多張牀位出租,這就是“羣租房”。
2014年,北京擬“出狠招”、“下猛藥”,力爭基本杜絕羣租房這一違法出租現象。羣租戶們目前狀況如何?
由於政府出了規定,目前品牌房產中介不做羣租房生意,但如果有需求,並不難找到羣租中介。在潘家園、薊門裏一帶小區,許多居民樓的單元門口或者路邊電線杆上貼着隔間和牀位招租廣告,電話打過去,對方均表示,牀房均有,隨時可租。這些羣租房大都是將兩到三居室的客廳、主臥或者廚房改造成更多隔間。對於“羣租被查處”的擔心,中介堅稱這樣沒風險:“真正違法的羣租是指那些把房間隔成十幾個小間,住一二十人的情況,而我們這樣的至多隔出五六個,隔斷後單間又不超過2人住,不違規。”
跟着中介走進羣租公寓,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緊緊挨着的房門,一扇扇房門緊閉,房內光線幽暗、空氣渾濁,僅有的過道和衛生間等公共空間裏瀰漫着溼氣,電線沿着牆頭纏繞,而屋內空間擁擠,一般只有四五平方米,僅容得下一張牀鋪和一張小桌子,牀和桌的間隙有的還走不了人。
不少地下室裏的小旅館也在做羣租生意。走進薊門裏小區一處地下室改造的旅館,前臺接待熱情地介紹,這裏有30多間房,其中多人間的牀位可以採取羣租的方式,租住時間可長可短,以四人間爲例,一個牀位每月350元,一月交一次租金。
在前臺的帶領下走進了14號房,只見10平方米出頭的房間裏滿滿當當地放着4張單人牀、2張小桌子,牀上的被褥和各種衣服、包包混在了一起。地板上雜亂地堆放着幾雙鞋子、插滿了電源的插線板,還有一個沒蓋蓋子的小電飯鍋。屋內還拴了兩根繩子用來晾曬和掛衣服,想要插腳走進最裏面並不容易。前臺說,這樣的羣租房很搶手。
羣租房最讓人擔心的是安全。“人多東西多,最怕用火,不讓燒煤氣,只能用電。”租戶王女士一邊用電磁爐煮麪,一邊說出自己的擔心。不少羣租房門貼上了“禁止用電”的提示,但很多人還是會偷偷使用電飯鍋等大功率電器煮飯。
髒、亂、差,治安和消防隱患多,現在政府又明令整治,爲什麼還要住?“我在小區附近的一家餐飲店做服務員,每月的收入才2900塊,除去每月要匯給老家的1000塊,吃穿住用就全指望着剩下的1900塊了,哪捨得去租單間啊,能有個睡的地方就不錯了。”在薊門裏小區地下室租住的李莉一語道破:“如果不是因爲生活所迫,誰會願意住在這樣的‘鴿子籠’裏?”
多數羣租戶都是類似的心理。“我是來北京複習考研的。”陳鵬宇在明光北里小區租了一間隔斷間,月租600元,“海淀這邊大學多,去諮詢考研的事情方便些,而且我旁邊就是一所學校,可以去蹭食堂便宜的伙食。”小陳解釋道。“我這裏緊鄰腫瘤醫院,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病人和家屬涌來看病,把房間隔斷出租或者租個牀位給他們短租,我賺錢他們也方便看病,不正好一舉兩得麼?”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附近散發租房小廣告的一中介告訴記者,華威西里23號樓有牀位供短租,平均一個牀位按50元每天收費,根據房間是否向陽、有無外窗等具體情況價格可微調。
工資較低的打工族和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的考研大軍、甚至外地趕來看病的病人和家屬,在北京大都願意選擇這樣廉價的羣租方式。
前不久,北京市公佈了首批35個市級重點掛賬治理的小區名單,將在春節前後集中整治。租房中介坦白:“一般春節過後,租房需求大漲,房價平均都要上調200元,如果到時候真趕上政府對羣租房的嚴管,隔斷少了,次臥和主臥那還得漲價呢。”
爲了減少居住成本而不得不羣租的人們,對“嚴管羣租”有些惆悵和無奈:“真的不希望取締羣租,要是取締了,就這點收入能去哪裏租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