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緩解春運難題,要運力挖潛,也要提升服務
歲末年初,回家,幾乎成了所有人共同的主題。
筆者也參加了今年的網上搶票,在搶票軟件的助力下,依舊沒能搶到一張座票。想一想,懂得上網搶票的我們買一張票尚且如此困難,那些不懂上網、只能窗口排隊買票的農民工又該有多難?實際上,很多時候,站票成了他們無奈的選擇。
據預測,今年春運客流量將超過36億人次,而鐵路旅客發送量預計超過2.5億人次。春運,過年回家的客流量與運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這是一個不得不面臨的現實。
運力很難得到明顯提升,那麼,春運帶來的旅途艱難,還有沒有辦法緩解呢?有。一方面,鐵路部門可以進一步挖潛,儘量提升運力;另一方面,除了挖潛,軟服務和真情意也是緩解艱難的好辦法。
有媒體報道,北京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熱線設立了發泄牆。據介紹,客服中心每人每天大約接聽300到400個電話,經常有旅客因買不到票或遇到問題責難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心平氣和地與旅客交流,承受很大心理壓力,通過發泄牆緩解壓力。寧願自己受點委屈,也要給乘客一個個笑臉,這就是軟服務的例子。實際上,它在無聲無息中化解着焦慮,緩解着行路艱難可能會帶來的矛盾。
當然,服務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比如,12306網站可不可以進一步完善細節、改善用戶體驗?再比如,列車上的服務能不能再耐心細緻一些?等等。套用熱播的電影《私人訂製》裏的一句臺詞,高標準要求的話,服務者甚至要有一顆“委屈自己、成全別人”的心。也許要求有些苛刻,但總歸是努力的方向。
此外,愉快的旅途不光是鐵路部門的責任。同路人是不是也該相互關照,多些體諒?
回家的路很漫長,有時候難免有煩躁、難免有牢騷。人多而擠,有些磕磕碰碰,也是在所難免,但不該因爲這樣,藏起那顆體諒、關愛別人的心。回家路上,看到過道上站着的人,請不要一臉嫌棄。讓會兒座、幾句關懷的話語,或許可以使人暫時忘卻艱辛;開懷暢聊,一車皆春,纔是過年的style,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