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在北樑棚戶區流傳着這樣一句話:“白美俊是羣衆,黑瘦累是幹部”。拆遷工作中,包頭市區兩級幹部組成近兩千人的工作團隊,沒有寒暑,不論冬夏,走街入戶細緻入微做搬遷戶工作。
財神廟街道辦事處主任石麗娜,作風潑辣幹練,人稱“女漢子”,卻在搬遷安置工作中三次落淚。
第一次落淚,是動遷組所有成員給王美蓉老太太搬家那天,老人怎麼也捨不得離開老住處:“老太太上下車五次。剛上車要走了,老太太說別關門讓我下去再看一看。”每次老人下車,她都扶着一塊轉,她理解,老人在小院兒裏住了一輩子,感情割捨不下:“每次都是這樣,然後去院裏面溜一圈兒,行啦,唉,走吧。當她第五次上車的時候,我們在場的所有的動遷人員全部哭了,老百姓故土難離的情結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次沒有老百姓的支持配合,沒有我們今天看到的一馬平川。”
第二次落淚是百日攻堅最忙的時候。早上八點半,剛上班的她還沒來得及吃早點,就被前來諮詢的羣衆圍住了。忽然,一陣胃痛襲來,她強忍着痛,手頂着胃繼續工作。中午快一點時,一位拆遷戶拿着三種剛剛買來的胃藥放在她的辦公桌上:“感動得哭了。我覺得自己真的是幹得挺值得。”
第三次落淚是因爲兒子。由於常常深夜纔回家,早上又走得早,10歲的兒子好多天沒有看見媽媽了。有一天她趕在晚上九點前回了家,兒子一把抱住她說,媽媽,以後能不能早點回來呀?石麗娜落下了虧欠的淚。
包頭市副市長高志勇說,正是有市區兩級幹部無私付出,纔有北樑棚戶區今天的新貌:“北樑棚改中對我們幹部來說,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自我洗禮。每個人都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我說這個北樑改造是包頭市幹部最好的教育實踐活動。”
抽調幹部葛強也很感慨:“把他(羣衆)當成一個難啃的釘子,這不是做羣衆工作。北樑沒有釘子戶,是我們工作沒有做到位。”(記者劉源源單繼梅董雲靜張玉超李亞平)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