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紅紅火火的馬年大幕終於拉開,當新一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新年祝福也通過手機忙碌地傳遞着。在3G網絡不斷普及和4G正式商用的背景下,今年津城市民的拜年方式也呈現出新的特點。除微信、微博繼續走俏拜年市場外,視頻電話拜年也成爲不少市民的新選擇。
看數字拜年短信數量同比下滑
從最初的串門,到後來的電話,再到手機普及後的短信……時代的變遷,也讓拜年的方式悄然發生着改變。作爲傳統的拜年方式,儘管部分市民仍是選擇通過電話和短信向親戚朋友送去新年祝福,但拜年短信的發送數量卻呈現同比下滑的趨勢。
據天津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夕當天,天津移動短信提交總量爲2.45億條,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2.5%;與此同時,隨着新興拜年方式的普及,除夕移動數據流量將近1800萬MB,較上年同期提升68%。自2013年12月20日天津移動4G商用以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4G流量的佔比就已經達到4%。
天津聯通移動網全網語音話務量在除夕20點至21點達到高峯(4.8萬erl),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4%。移動網全網長途話務量在除夕19點至20點達到高峯(2.9萬erl),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比今年平時增長了31%。移動網全網數據流量在除夕19點至20點達到高峯,爲1225GB,和上年同期相當。
此外,天津電信用戶手機上網流量在持續增長後,除夕當天的數據流量也基本持平於上年同期水平,而短信提交總量略有下滑。
看趨勢視頻電話拜年成馬年新寵
受到4G網絡正式商用的影響,優質的網絡條件下,也讓市民選擇新型的拜年方式成爲了可能。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今年不少津城市民開始嘗試使用視頻電話進行拜年。
“拜年也要追着潮流跑。”在本市一家IT企業上班的小黃告訴記者,除夕拜年,他既沒有使用電話、短信,也沒有發送微博、微信,而是第一次使用了視頻電話,“打視頻電話,大家既能夠見到面,還能聊天,覺得又親近又方便。”
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不少市民表示,以前根本沒有注意過視頻電話這個新工具,而在馬年新年期間,在家使用wifi網絡就能輕鬆通過視頻電話拜年,而且還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去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小王由於工作原因沒能回老家過年,而在除夕當晚爲了能給老家的父母好好拜個年,小王就選擇用facetime給父母打了個視頻電話,“通過電話屏幕,我看見父母正在家裏包餃子,覺得特別親切,然後除夕敲鐘的時候,我還給父母磕了頭,要不是通過視頻電話,父母就不能親眼看到我這份心意了。”
看人氣 “微拜年”仍佔據“大半江山”
儘管不少津城市民開始嚐鮮視頻電話拜年,但近兩年興起的微博、微信拜年,仍然在這個除夕佔據了拜年市場的大半江山。
在記者的採訪中,將近半數的市民表示,“短信拜年太沒有感情了,打電話有時又怕對方不方便,現在有了微信,這些就全都解決了。”除夕當天,市民張女士的手機幾乎變成了“對講機”,用微信同時和幾十個親朋好友對講,既送去了祝福,又能聊聊天溝通感情。不少網友也認爲,微信拜年更能表達感情,用自己的聲音對着親朋好友說出幾句真誠溫馨的話語,是拜年的最好方式,同時也很快捷,不用擔心由於網絡堵塞出現短信延遲的現象。“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微信針對不同的拜年對象,簡便快捷地量身定做祝福詞。微信拜年更時尚。”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市民通過微博給親友送去祝福,因爲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發微博,一條拜年祝福的微博可以@很多好友,十分方便。因此,用微博拜年被網友稱爲最省錢、最“低碳”的拜年方式。宅在家裏,敲擊鍵盤,輕點鼠標,一條拜年微博就迅速發出去了。“除夕一大早我就開始用微博發祝福了,並且還收到了不少朋友@來的祝福。”小張興奮地告訴記者,微博還能上傳照片和音頻,“發出去的再也不是乾巴巴的文字,而是圖文並茂的祝福,特別有意思。”
據行業機構的分析數據顯示,在智能手機用戶中,社交應用是第二受歡迎的手機類應用程序,即時通信工具也成爲了用戶之間溝通最爲常用的工具。即時通信工具作爲短信的替代工具,不僅能夠把聲音、文字、表情、圖片全部融合在一起,更能夠實現實時的互動。
與視頻電話、微博、微信等新興的拜年方式相比,短信、電話等拜年方式則顯得傳統了很多,不少市民也表示,因爲缺乏新意,所以不願意通過短信拜年了。不少網友認爲,短信拜年大多千篇一律,有不少內容都是一模一樣的。電話拜年的方式,雖然大多數網友認爲“太費錢”、“不實惠”,但也有部分市民選擇這種拜年方式,因爲對方多是不會使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傳播方式的老年人,“即使長途電話費不便宜,給老家的長輩拜年也不會吝嗇這點錢。”
近兩年,二維碼逐漸流行,這種只需要手機掃描就能出現大量信息的方式,也成爲不少用戶拜年時的新選擇。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嘗試提供製作拜年二維碼的服務,這些個性二維碼包含用戶拜年的文字、圖片或視頻,將這種二維碼製作成爲貼紙粘貼到小禮物上,或者直接在網上發給親友,他們只需要用手機掃描,就能看到拜年的信息。
“用不用短信發祝福關鍵不在短信本身,而在發信息人的心態。”中研普華分析師認爲,如果發信息的人沒有誠意,那麼就算換一種新潮的方式,同樣達不到祝福的目的,“現在逢年過節也會收到類似的羣發短信,既沒有稱謂,也沒有署名,根本不知道是發給誰的,也不知道是誰發過來的,感覺就像是垃圾短信。”不管怎麼說,既然發祝福短信就要有誠意,並且附上別人的稱謂,這樣看上去也比較唯一,更加有親近感。新報記者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