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馬尼拉2月10日電(記者張明)中國紅十字會在菲律賓颱風“海燕”重災區援建的166間臨時校舍10日正式移交菲方,令當地近萬名學生受益,菲國教育部長對此表示“由衷感謝”。
去年11月,超強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中國紅十字會已連續派出三批紅十字國際救援隊赴菲開展人道主義救援工作,救治傷病員,搜尋遇難者遺體,並援建臨時校舍。中國紅十字國際救援隊第三批隊員在重災區萊特省塔克洛班市、帕洛鎮等6座城鎮爲20所學校援建了166間總面積近萬平米的臨時校舍,當地受益的學校包括小學、中學以及大學。
校舍移交儀式10日在塔克洛班市舉行,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與菲律賓紅十字會主席戈登、菲教育部部長助理拉固達、塔克洛班市市長羅穆爾德斯等兩國人士出席。
菲律賓教育部長路易斯特羅當天發表聲明稱,由衷地感謝中國紅十字會在菲實施的人道主義救援與援建行動。他強調,當地的學生們將會從中國紅十字會慷慨捐助的校舍及桌椅中受益匪淺,老師們也會逐漸恢復正常教學生活。
菲律賓紅十字會主席戈登則強調,這只是開始,菲律賓紅十字會期待與中國紅十字會進一步合作,爲萊特省及塔克洛班市的受災民衆提供更多幫助。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女士當天在中方援建的一間臨時校舍黑板上寫下“Tindog Tacloban”(重振塔克洛班)的字樣,並署名“紅十字會”,藉此爲當地的受災民衆加油打氣。趙白鴿在致辭時介紹了中國紅十字會在菲颱風災區開展的各項救援行動,稱讚中國紅十字會來菲的三批紅十字國際救援隊展現了自身的效率、專業以及紅十字會運動的精神,並強調這些成就“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據瞭解,中國香港紅十字會和匯豐銀行爲這批臨時校舍捐贈配備了8300套學生座椅和166套教師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