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元宵進入銷售高峯期,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國家強制性標準今年1月1日已正式實施,今年市場上帶包裝的元宵都展示了營養標籤,包含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指標。食品專家表示,消費者應細看元宵營養標籤中能量、蛋白質等指標,適量吃元宵,避免攝入能量過多。
近來,“每逢佳節胖三斤”成爲網上熱門話題,春節、元宵節期間豐富的物質生活,導致部分居民肥胖、體質下降等問題不斷涌現,甚至影響節後正常生活和工作。對此,相關食品銷售人員提醒,吃元宵是一種習俗,但不可過多食用。
大橋道食品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元宵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和米粉,餡料以堅果、花生等爲主,屬於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以一款黑芝麻無糖元宵爲例,其每100克所含有的脂肪爲20.3克,占人體當日所需的33%,建議市民最多吃三顆。
今年市場上元宵產品外包裝上都印有“營養標籤”,有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五種核心營養素的含量及“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銷售人員介紹,今年在售的元宵,都按照《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進行了標註,方便消費者的選購和科學食用。
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學院專家吳夏表示,元宵的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項營養素都比較高,任何一種營養素攝入超標都會對消費者帶來消化負擔。因此,消費者在看營養標籤時,應看“百分比”的最大值,它是決定“合適食量”的因素。
華潤萬家一位食品銷售員表示,如果一款元宵每100克含有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佔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分別爲13%、8%、20%、27%、0%,那決定該元宵食量的應該是最大的數值27%。爲不使攝入的任何一種營養素超標,消費者一餐應食用的元宵爲123克,消費者再依據該產品的規格推算其應食用的顆數。(記者李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