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木地板鋪設不久起拱變形了;牆面瓷磚不到一個月就發黃了;裝修合同中對裝修公司不利的條例被刪除了;保修期內裝修公司以種種理由拒絕維修……家裝建材領域的消費侵權行爲是否曾擾亂了你的裝修好心情?
2月17日,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聯合發佈通告,從即日起至2014年3月15日在全省範圍內公開徵集家裝建材領域消費侵權行爲,範圍覆蓋日常裝修施工、傢俱定製、建材家居商品購買等環節遇到的多種行爲。
家裝建材投訴三大焦點
近年來,隨着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家居裝修作爲住房消費的重要內容,日趨成爲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而同時,家裝行業消費投訴明顯上升。據統計,2013年,全省工商系統共受理家居裝修類消費投訴3307件。其中,涉及質量問題1035件,合同糾紛問題175件,售後服務338件,爲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74.52萬元。裝修材料不合格、裝修合同不規範、飾後維修保障難成爲家裝建材消費投訴三大焦點。
焦點一:裝修材料不合格,服務質量不達標。主要體現在:一是裝修材料不合格,特別是板材、瓷磚、衛浴、地板、油漆等建材質量問題較爲突出;二是裝修公司不按規範施工,導致水、電等隱蔽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三是工程質量不合格,如地板安裝不平、油漆起泡、瓷磚空鼓等問題。
焦點二:裝修合同不規範,履行約定不到位。涉及合同糾紛問題的投訴主要集中在:一是裝修公司與消費者簽定的裝修合同不夠規範;二是不按合同履行約定,裝修時使用的材料與合同約定的不符,在裝修的過程中出現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問題;三是不按合同約定和規定時限進場施工,特別是定製加工材料,如淋浴房、定製門、櫥櫃、大理石等,消費者在付完訂金後,經營者不能按時進場施工,影響施工進度,造成消費糾紛。
焦點三:裝修准入門檻低,飾後維修難保障。從受理的消費投訴數據來看,涉及售後服務問題的投訴佔全部投訴的10.2%。浙江省消保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家裝行業准入門檻較低,從業人員無證上崗、無證掛靠和非法掛靠現象突出。
徵集三大消費侵權行爲
爲進一步營造安全放心的家裝建材領域消費環境,維護公平的市場交易秩序,省工商局、省消保委聯合決定發佈通告,從即日起至2014年3月15日在全省範圍內公開徵集家裝建材領域消費侵權行爲,並接受相關舉報。
本次徵集的覆蓋範圍是消費者在日常裝修施工、傢俱定製、建材家居商品購買等環節遇到的以下三種行爲:一是“霸王條款”、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條款;二是各類家裝行業“潛規則”;三是假冒僞劣、虛假宣傳、欺詐等違法行爲。
消費者反映上述情況時請一併提供合同、票據憑證、圖片資料等有關材料,提供明確的舉報對象和基本事實,並提供初步證據。舉報屬實的,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同時也歡迎家裝業內人士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揭露行業內幕。相關材料請發郵件至zjs12315@126.com。
浙江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徵集結束後,省工商局和省消保委將對反映的情況進行整理歸類分析,並作爲下一階段規範全省家裝服務和家居建材商品行業的重要依據和線索。通訊員杜文博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