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傅瑩4日在北京透露,作爲中國“民告官”的一條途徑,行政訴訟案件的原告勝訴率近年來明顯下降。
傅瑩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回答和中國信訪制度有關的問題時作上述表示的。
傅瑩表示,信訪在中國是一個很獨特的制度安排,這些年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社會矛盾更加複雜,信訪工作也面臨着一些新的壓力或者挑戰,需要進一步改善。
傅瑩指出,全國人大將通過改革把涉法涉訴的信訪納入法治的軌道。她解釋說,在中國,“民告官”從法律上講有兩條途徑。第一條是行政訴訟法,這部法律爲百姓維護自身的權益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但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也做了一些調查研究。這些年行政訴訟案件原告的勝訴率明顯下降,另外也確實存在着行政部門不願意當被告、法院不願意受理的情況”。
傅瑩說,羣衆不敢告、告也告不贏的結果就是讓大量的涉法涉訴案件進入到了信訪渠道。她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對行政訴訟法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修訂,目的就是儘可能地排除“民告官”過程中各種各樣的阻礙。
中國“民告官”第二條途徑是行政複議法。傅瑩說,從理論上講,這是一個更加便捷的救濟渠道,但是從執法檢查反映的情況看,其作用也還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比如在有的地方、在基層,人們好像沒有聽說過有這部法律的存在”。
有基於此,傅瑩透露,人大常委會已把對這部法律的修訂列入五年立法規劃中,“我們修訂這兩部法律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監督行政權力,更好地維護人民羣衆的權益,更好地維護我們社會的公平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