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媽媽,飯做好了快起來吃吧。”懂事的劉瑩叫醒了因身體不舒服躺在牀上休息的媽媽。劉瑩家住紅橋區西於莊,她的父親幾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她和媽媽兩個人,劉瑩在7個月大的時候被查出患有軟骨發育不良綜合症,今年10歲的她身高只有1米,她的媽媽也身患高血壓和糖尿病,家裏的生活十分拮据。
劉瑩患上的這種疾病需要每天堅持打針,並且一打就是十年,一個月下來她和媽媽兩個人的醫藥費加起來就有5千多元,而平時媽媽擺攤賣早點一個月只能掙出1千多元錢,加上1千多元的低保費,每月也只有3千元左右的收入,這些錢在昂貴的醫藥費面前顯得杯水車薪。
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沒有把劉瑩嚇倒,反而成就了她自強自立的精神。劉瑩的媽媽告訴記者,她四歲的時候就已經能自己去幫家裏買饅頭了,在平時的生活中除了做些掃地、擦桌子等家務,還會在媽媽因糖尿病腿疼不舒服的時候給媽媽做飯吃。忙於工作的媽媽在學習上也不能給劉瑩過多的輔導,自立的劉瑩不僅沒有因此疏忽學業,成績上還在班裏名列前茅,這次期末考試數學更考了100分滿分。
劉瑩的媽媽告訴記者,這些年雖然日子過得苦了點,可是來自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懷讓她們感覺到了溫暖。當記者問起劉瑩誰對她家幫助最大時,她不假思索的說道:“居委會的劉姨!”西於莊居委會對劉瑩一家關懷備至,逢年過節都要爲他們送去慰問品,並號召社區愛心人士進行結對幫扶,而且每個月居委會主任劉秋華都會來到他們家中詢問近期的情況與需要。劉瑩的母親從櫃子裏拿出一件新衣服告訴記者:“這件新衣服就是劉主任過年時給孩子拿過來的,我們特別信任她,有時候家裏亂,劉瑩的病歷本我怕放在家裏弄丟了,都是交給劉主任幫我們收好,這些年居委會給我們的幫助我跟孩子都記在了心裏。”
除了居委會,劉瑩就讀的紅橋小學也給了母女倆很大的幫助。劉瑩入學之初,學校特別幫她安排了心理輔導老師,幫助她進行輔導打消心理上的陰影,不久之後她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接受平等的教育,並很快和小夥伴們打成一片。爲了鼓勵劉瑩,學校把她選爲了升旗手,在升旗演講時,懂事的劉瑩把感恩選作了主題。在生活上,學校裏的老師經常會在劉瑩母親那裏買早點,到了逢年過節,老師們還會帶着文具等小禮物到家裏去看望她,鼓勵她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劉瑩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她就像“小大人”一樣,有時媽媽記不清的事情她都能準確的回答出來,透露出一股與她年齡不相仿的成熟,可在她一舉一動中又無不充滿了孩子特有的天真稚氣。臨別前,劉瑩站在門口告訴記者,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把母親的病治好,讓媽媽以後都過上沒有病痛的生活。(通訊員郝楨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