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桓豐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曉冬(左)做客演播室。新華網北京頻道發宋羣攝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華訪談。有媒體的一份調查顯示,穩定物價、收入分配、食品藥品安全、住房保障和養老並軌,是今年兩會公衆最關心的五大話題。其中,近七成受訪者對穩定物價表示關注,逾六成表示關心收入分配、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而半數以上的受訪者對生態環境表示關注。可見民生問題一直集聚着百姓們的目光。那麼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的嘉賓就是一位多年持續關注民生問題的地方委員。他就是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北京桓豐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曉冬。耿委員您好!
耿曉冬: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今年的北京兩會,您最關注的領域是什麼?
耿曉冬:主要還是民生問題,我們老百姓的實事。供暖問題,因產權不清晰、私有業主欠繳費用等原因造成供暖企業大面積虧損,在去年的政協會議上我們提出瞭解決方案,進行新老劃段,通過社區、街道辦事處進行公示,屬於困難羣體的,拿出來,不屬於的,要依照現有政策法規依法繳納供暖費用。方案得到北京市市政管委的支持,這個問題這幾年解決的還不錯。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在今年北京市兩會上,您的提案還涉及到了家政服務行業的管理,您是怎麼樣想到關注這個領域的?
耿曉冬:北京當時提出了幾個目標,成爲世界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公共建築建了很多,但我們的軟環境沒有提升起來。比如有些人需要我們提供一些家政服務,照顧子女、照顧老人等。另一方面,在這個領域沒有相應的培訓機構,也沒有認證機構,所以我們提出了提案,得到了北京市商委的支持。再一方面,勞務短缺,西部用工轉移至北京,解決了就業問題。
主持人:您的提案目前落實情況怎麼樣?
耿曉冬:政府設立了專項基金,用於培訓來京務工的勞務人員。
主持人:培訓的方式如何展開?
耿曉冬:將某些技工學校、老年學校等作爲培訓平臺,由北京市商委認證,發考覈證書,勞務人員持證上崗,一是提高了行業的穩定性,二是提高了行業的技術標準。
主持人:您在針對民生問題的調研考察中,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耿曉冬:社會需要大量服務人員,在安排就業方面缺乏相應的機制。外來勞務人員缺乏引導、組織和管理,他們將來的社保、醫保等缺乏管理。應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主持人:我們知道,您還持續關注老舊住宅裝新電梯的問題,您覺得現狀如何?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耿曉冬:北京市在2010年就制定了多層住宅增加電梯的若干意見,2011年7月住建委出臺了指導意見。政府出臺的這些政策非常好,但目前除了大型企業外,解決的寥寥無幾,單靠業主協商及自籌資金,很難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
據調查,面臨的困難一是政策方面,要求住戶百分之百的同意纔可建設,操作難度較大;二是資金來源,每部電梯在40萬元左右,這是一份不小的開支;三是政府有關部門審批流程比較複雜。所以我建議,第一,政府應儘快修改補充意見,使其更便於操作,可調整爲三分之二同意;第二,資金問題,可以由個人、企業、社團或政府出資,把各項資金按不同比例分擔,可以藉助北京市舊樓改造辦法,政府在資金上予以支持,市財政有必要專項列支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三,一、二層居民的補償標準還不完善;第四,政府成立一個聯合部門,協調機構,簡化流程。
主持人:讓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好的住房保障,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也需要注重公平的制度設計。我們期待今年兩會涌現出更多“中國好聲音”,我們期待社會資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耿曉冬: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