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東方網記者程琦3月14日報道:東方網記者從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滬近期將陸續出臺六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進一步將強對上海食品安全的監管,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冷鮮雞生產經營規範》4月1日出臺貯存、運輸、銷售全過程0-4℃冷鏈
爲滿足居民食用活禽的需求,上海有關部門推進了冷鮮雞生產經營。然而爲了進一步規範冷鮮雞的加工經營行爲,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在2013年下半年緊急啓動地方食品安全標準《冷鮮雞生產經營規範》立項。
據悉,該標準是國內首個覆蓋建檢疫、屠宰、冷卻、包裝、存貯、運輸、檢驗、銷售等全過程的冷鮮雞食品安全標準,對冷鮮雞的溫度、保質期限、消毒、包裝等也提出了具體規定。
該標準提出的具體要求包括:一是要求全過程冷鏈,屠宰後迅速冷卻,使雞肉胴體中心保持在0-4℃,並在後續的貯存、運輸、銷售全過程中始終保持在0-4℃冷鏈。二是宰後消毒處理,宰殺後及胴體冷卻同時,使用低濃度食品級消毒劑進行消毒;三是產品密封包裝,冷鮮雞肉胴體應獨立密封包裝;四是限定保質期限,冷鮮雞最長保質期不超過6天。據瞭解,該標準將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
《集體用餐配送膳食》《預包裝冷藏膳食》4月1日出臺相關規範標準10月1日出臺
太忙碌、來不及定心吃飯,便利店裏買個飯糰、吃個盒飯便就成了快節奏都市人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單位裏沒食堂,一些企業給員工集體定製了盒飯、桶飯,也成功解決了午餐。
然而這些便利店裏的飯糰、手卷、麪條、米粉等預包裝冷藏膳食是否乾淨衛生?集體配送的盒飯到底是放心吃,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吃?也到成了不少白領的“心頭病”。
一項數據表明,目前全市每天生產配送的盒飯、桶飯達到100餘萬份,可我國還沒有上述兩類產品和企業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爲此,上海市食藥監局對2005年制定的地方標準《盒飯衛生與營養要求》進行了修訂,發佈了《集體用餐配送膳食》、《集體用餐配送膳食生產配送衛生規範》、《預包裝冷藏膳食》、《預包裝冷藏膳食生產經營衛生規範》4項標準。
據悉,《集體用餐配送膳食》和《預包裝冷藏膳食》2項產品標準分別了規定了兩類產品的微生物限量、標籤標識和保質期要求。而相關配套的兩項規範標準《集體用餐配送膳食生產配送衛生規範》、《預包裝冷藏膳食生產經營衛生規範》,分別規定了集體用餐配送膳食和預包裝冷藏膳食的生產加工工藝、生產場所、設施設備、過程控制、食品留樣和檢驗、食品溯源和召回及衛生管理等要求。此外,《集體用餐配送膳食生產配送衛生規範》還規定了推薦的學生盒飯營養指標。
據瞭解,《集體用餐配送膳食》和《預包裝冷藏膳食》將從4月1日起實施,另2個標準,則從10月1日起實施。
《即食食品現制現售衛生規範》10月1日起實施超市內現制現售食品將有規可依
近年來,現制現售的方式、品種、工藝等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即食食品現制現售衛生規範》的發佈將是對2009年發佈的《食品零售業現場製售衛生基本要求》的修訂和完善。
據悉,該項標準適用於專門從事即食食品現制現售的店鋪,超市、商店和市場內的食品現制區域,餐飲單位內專用於食品現制現售的區域,而並不適用於食用農產品的初級加工和飲用水的現制現售,也不適用於從事食品現制現售的攤販。
據悉,該標準規定了即食食品的製作銷售場所、設施設備、過程控制和衛生管理等要求,並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