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標題:路透社:衛星曾收到失聯客機信號
3月14日,在越南富國島,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展示最新的搜索圖。新華社發
路透社消息稱,調查人員說,在客機8日凌晨從雷達消失後,通訊衛星收集到MH370航班的信號,但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否認了這一說法。另據調查人士透露,航班8日凌晨在馬來半島東側海域失聯後不到一小時,一個疑似飛行目標向印度洋方向飛去。如消息屬實,從這一航跡判斷,失聯客機在航空專業人員操控下故意改變航向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多顆衛星收到客機微弱信號
路透社援引兩個調查消息源報道,客機8日從雷達消失後,不止一顆通訊衛星收到來自客機的微弱電子脈衝信號。但是,單從這一信號無法判斷飛機的去向和命運。
調查人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收集到這一信號表明,飛機的維護和故障處理系統處於開啓狀態且做好與衛星通信的準備。至少可以說明,這架載有239人的飛機在與地面失去聯繫後至少還有通信能力。
調查人員說,這一系統每隔大約一小時傳輸一次脈衝信號,衛星大約監聽到5至6次這樣的信號。但據此無法判斷飛機當時在空中還是地面。
此前一天,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航空調查人員和國家安全官員認爲,基於飛機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特倫特引擎自動下載併發送給地面的數據,這架波音777客機總共飛行了5小時,即失聯後還飛了大約4小時。
但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13日在新聞發佈會上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說:“那些報道不準確……那架飛機最後傳送信號是在(8日)1時7分,當時顯示一切正常。”
美國運輸部前官員、霍華德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奧利弗·麥吉說,僅僅憑藉脈衝信號無法定位飛機。只有得到發動機消耗燃油數據等信息才能判斷飛機飛行了多遠。麥吉謹慎地說,即便飛機墜落,也有可能繼續發送這類信號,取決於飛機和發動機的受損程度。
專業人員操控向西?
兩名消息人士說,軍方雷達偵測顯示,疑似失聯客機的飛行目標從Igari導航點調頭向西,隨後出現在馬六甲海峽北部、位於印度尼西亞亞齊省東北方的Vampi導航點。這一導航點位於N571航路上,從東南亞出發的民航客機經常沿這條航路,飛往中東地區。
馬來西亞空軍司令羅德扎利·達烏德12日澄清,8日2時15分,軍方雷達曾在馬六甲海峽北部探測到飛行目標,但不能確認那就是失聯航班。
一名中國航空專家當時分析,如果證實客機失聯後又在巡航高度上飛行數百公里,那麼客機在人爲操控下故意改變航向的可能性比較大。
在14日曝光疑似客機航跡後,路透社也提出,這架飛機通過多個導航點,表明它當時在航空專業人員操控下飛行。一名熟悉調查的馬來西亞警方高層官員證實,馬來西亞當局開始側重於調查有關專業人員駕駛飛機、蓄意改變航向的說法。
自11日以來,多家媒體數次通過各自在馬來西亞軍方的“內線”確認,被認定是MH370次航班的飛機曾出現在馬六甲海峽上空。另一方面,馬方仍在公開場合堅稱,不能確認那一雷達目標是否是失聯航班。疑問仍是,如果馬方證實雷達目標就是失聯客機,它如何在沒有被馬來西亞或泰國軍方雷達發現的情況下由東向西穿越馬來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