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清明節,是人們集中出行祭掃逝者的日子。昨日,本市迎來了清明祭掃的首輪高峯。記者從清晨出發,多路採訪,發現今年的祭掃高峯人流更加集中,時間更加提前,早6:30至7:00各殯儀館和公墓附近已經出現了大量的人流車流。但是,因爲各個部門提前做好準備,所以,道路上“擁而不堵”,車流人流有序。據統計,昨天,全市有6萬人次參加祭掃活動,各殯儀服務部門秩序良好,而且,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放炮燒紙等行爲明顯減少。
昨天早上7:00左右,在開往北倉第一殯儀館的鐵東路上,已經是車流不斷,雖然車輛比較多,但是,行駛比較通暢。記者發現,爲了方便市民停車,交管部門在一些區域開闢了臨時停車場。據值勤交警介紹,加上公墓的停車場,大約有700個車位可以停車,但是,早上7點一過,車位就已經所剩無幾了。同樣,在位於雪蓮橋下的第二殯儀館(程林莊)附近,也在早上7點左右就出現了車流高峯,交警也採取了臨時斷流的措施,在橋下開闢了4個臨時存車場。
採訪中發現,雖然人多,但並沒有出現秩序混亂。特別是今年掃墓公交專線停靠點都距離公墓較近,有的就在公墓內設有專用停車場,所以,選擇公交出行的市民更多。記者也發現,今年很多市民掃墓只帶了鮮花和清水,很少有人拿着燒紙、鞭炮等物品。永安公墓和西城寢園在門前設置了“文明祭掃”等提示語,永安公墓還在中心廣場設置了電子大屏幕,不少市民在屏幕下拿出手機發送短信,高科技讓人們的文明祭掃方式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