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8日深夜,從採集開始,歷經32小時,來自臺灣同胞的“生命之種”抵達天津一中心醫院。隨即,王蕾輸入了臺灣慈濟骨髓庫志願者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未來兩至三週內,生命種子將在她體內“發芽成長”,年輕的生命有望得以延續。
今年30歲的王蕾在2012年時被確診患有白血病,在家人、朋友、中華骨髓庫中的幾番配型失敗絕望時,王蕾竟然與臺灣慈濟骨髓庫中一位25歲的年輕志願者配型成功,於是一場跨海峽的生命之火傳遞開始了。本月27日,一中心血液科醫生趙明峯抵達臺北準備取走造血幹細胞各項事宜;27日14:30,臺灣慈濟骨髓庫志願者開始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6個多小時後,267毫升的幹細胞懸液採集完畢;28日早上,趙明峯醫生到達臺灣慈濟骨髓庫提取生命之種,幸運的是,前一天採集到的幹細胞懸液已滿足患者需求,不用再進行二次採集;28日16:45,趙大夫從花蓮縣趕往臺北機場並登上飛往天津的航班。
28日22:20,趙明峯醫生帶着滿載臺灣同胞情誼的生命之種回到天津一中心醫院,在醫院等候多時的護士立即將裝有造血幹細胞懸液的醫用袋進行消毒,並於22:30,爲王蕾輸入體內。已經在高壓艙等待3天的王蕾,笑盈盈地看着艙外的親友,她的精神非常好,炯炯有神的眼睛時而泛紅,在半個小時的輸入過程中,她沒有出現原先設想的寒戰、發燒、發疹等不適症狀,看起來一切非常順利。
趙明峯醫生介紹,王蕾此次配型吻合度並不高,8個點位中只有5個符合,但考慮到她的病情發展,儘早進行幹細胞移植是最佳治療方案。現在,雖然已經爲王蕾“種上”生命種子,但等待它“發芽生長”起碼還需要10天時間,這期間她體內的造血幹細胞處於空白期,很容易出現感染、出血等症狀,因此仍要在高壓艙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