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關於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昨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籤,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屆時,產品包裝上沒有中文標籤或中文標籤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燬處理。
新規要求
進口食品包裝標註註冊編號
很多消費者認爲包裝上貼着洋標籤的奶粉纔是真正的進口奶粉,專家表示,這個想法大錯特錯,一些不法商販往往藉助貼標籤篡改保質期,用標籤遮擋重要信息,或有的中文標籤翻譯不準確。
新規要求已獲註冊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向我國境內出口的食品包裝上要如實標註註冊編號,消費者可通過該註冊編號查詢企業資質,辨認是否爲假冒的洋奶粉。另外,自今年5月1日起,未經註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期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必須已灌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
專家表示
“代購奶粉”安全風險比較大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本市各大超市,在奶粉貨架明顯位置擺放的是國內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均有中文標籤,營養成分、配料表、貯藏方法、生產日期、地址等信息齊全。一些知名母嬰用品店內仍擺放着進口奶粉,大部分加貼了中文標籤,但在一部分奶粉外包裝上仍能看到繁體字。據店員介紹,因新規剛實施,之前進貨沒有售完的奶粉仍會存在。
不過,網上的代購奶粉依然是“漫天蝌蚪文”。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代購奶粉,出來了12萬餘條信息,以來自荷蘭的奶粉居多。一位店主稱,奶粉是全荷蘭文的,沒有翻譯,也沒有中文標籤,“奶粉罐上有比例,一看就能明白,不需要中文。”
專家表示,網店銷售的所謂“代購奶粉”不走正規進口渠道,未通過檢驗檢疫即入境,安全風險比較大。一些所謂的洋奶粉在國外根本沒有生產基地,就靠進口大包奶粉在國內灌裝,他們利用消費者認爲全洋文的就是真貨的心理,做出“山寨洋奶粉”,以次充好賣高價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