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4月5日是清明節,市民紛紛祭掃緬懷先人,相較於以往焚燒紙錢、燃放爆竹的傳統祭掃方式,今年清明期間,更多的市民紛紛以鮮花祭祀、網上祭掃等綠色、文明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文明、環保、節儉的祭祀方式正在成爲天津市民的新風尚。


“奶奶,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人都非常的想念您……”在天津永安公墓,記者看到,公墓內的大型LED屏幕上,滾動播放着市民的短信留言。在墓區內很多地方設有“文明祭掃”、“墓區內不燒紙不放炮”的提示語,倡導和創造文明祭掃的環境。





在永安公墓的鮮花銷售大廳,家住南開區的市民董先生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選購了一籃鮮花,董先生說:“以前都是燒點紙錢,再放鞭炮,現在用鮮花的形式好,文明、環保,表達我們的思念。”記者在這裏看到,銷售大廳中所售的鮮花多以菊花、康乃馨爲主,價位在50至120元之間,比市場上的價格要便宜10%左右,前來選購鮮花的市民絡繹不絕。永安集團行政後勤部經理楊熙告訴記者:“預計清明節當天前來祭掃的人將達到10萬人,近期鮮花銷量也不斷增加,高峯期一天可以售出200多籃。除了提倡鮮花祭祀,我們還開闢了網上祭祀、短信祭祀等多種新方式,鼓勵市民不放鞭炮、不燒紙錢,過一個文明的清明節。”









除了倡導文明祭掃,一種綠色殯葬方式正在爲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使用一種可降解骨灰罈,安放到草坪中,使骨灰將完全融入泥土,迴歸自然,這就是近年越來越被更多市民所認可的“生態環保葬”。4月5日,有105位逝者在永安公墓選擇了這樣的安葬方式。從2010年至今,永安公墓生態墓區已安葬2254人。
市民楊女士爲自己的母親選擇了這種環保葬的安葬形式,她說:“我覺得生態葬的形式很環保,儀式也很莊重,我和家人都很認可這種方式,可以把更多的土地留給子孫後代,這種環保的理念的精神也不斷的教育着我們,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記者晁丹 馬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