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記者孫自法)繼去年發現一個命名爲Zc(3900)的新的共振結構之後,科學家們最近又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北京譜儀Ⅲ(BESⅢ)實驗中,觀測到一個新的粒子(共振結構)Zc(4025)。
專家稱,Zc(3900)與Zc(4025)的發現,爲確認自然界中存在超出常規重子與介子的新物質形態提供出重要的實驗證據,對於完善人們對宇宙中物質最基本結構的理解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中新社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大學獲悉,在該校粒子物理實驗團隊主導的一個實驗中,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的BESⅢ實驗數據,觀測到了Zc(4025)。這一重要發現結果的科研論文以BESⅢ合作組署名發表於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並被選爲編輯推薦文章。
專家認爲,由於Zc(4025)衰變產生一箇中性粲介子激發態(內含一個粲夸克和一個反上夸克)和一個帶電反粲介子激發態(內含一個反粲夸克和一個下夸克),表明其組分中至少含有四個夸克。這與Zc(3900)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質,因此Zc(4025)極有可能是Zc(3900)質量較高的激發態。
據介紹,Zc(4025)在正反粲介子對末態中的發現,爲理解最近發現的(多個)Zc粒子家族的性質提供了重要的實驗依據,尤其是在區分這些粒子是四夸克態或分子態上,它提供的信息可能成爲理解Zc系列粒子內部夸克組成結構的關鍵。
2013年3月,BESⅢ實驗國際合作組在北京宣佈發現新的共振結構Zc(3900),其含有粲夸克和反粲夸克且帶有和電子相同或相反的電荷,提示其中至少含有四個夸克,可能是科學家們長期尋找的一種奇特強子。(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