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加快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入,提高村民精神和物質生活水平,讓生活在姚村的人們越來越幸福!”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精武鎮姚村黨支部書記費永和以及村領導班子成員對全村的承諾。他們說出來了,也做到了。
姚村是有1900人的中大型村子,原來全村主要以農業種植、養殖爲主,村集體年收入僅百萬餘元。近年來,隨着全區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姚村領導班子轉變發展思路,依託臨近大學城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規劃併成立了姚村景福信德物業公司,承擔了天津師範大學和天津工業大學的物業管理工作。整合村內土地資源,投資建設了姚村商業街,現有一萬多平方米底商對外出租。村裏還組建了工程車隊常年與各建築工地合作。這些舉措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爲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爲了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姚村啓動建設匯成商貿城,該項目建成後能增加集體收入600餘萬元。
姚村領導班子始終認爲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計改善民計民生。因此,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村領導班子帶領村民實施了“平改”項目,並制定了一系列普惠百姓的措施,讓每個村民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早在2001年,姚村就建設了8萬多平方米的樓房——姚村公寓,讓全村村民由原有的平房搬進了樓房,平均一個三口之家的居住面積就達140平方米。2004年,經過徵求多方意見及村民代表會議反覆投票,姚村正式啓動了“平房改造”項目,拆除了村內原有的老舊平房,投資建設了第二期樓房——景福花園。隨後,陸續配套建設了天津師大實驗幼兒園、商業街、花園、健身器械、停車場等,讓村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捷。2010年,千方百計爲民生的姚村領導班子又啓動建設了第三期樓房——文博園。
此外,村裏制定了經濟收入分配製度,每年爲18週歲以上至退休人員以下者,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300元,18週歲以下每人每月發放100元,退休人員每人每月發放400元,發放糧食補貼每人每年500元,發放春節補貼費每人每年500元;制定了醫療費用報銷制度,爲村民承擔50%的醫療費用,切實解決了村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制定了獎勵學習優秀學生制度,對考入全日制大學本科院校的學生每人獎勵5000元,專科院校每人獎勵3000元,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重點高等院校的學生(一本生)每人獎勵10000元。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讓村民們切實感受到了幸福陽光的普惠。
在保證村民物質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姚村兩委班子還十分注重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內投資修建了文化活動中心、書畫室、圖書室、棋牌室等,供村民們免費使用。同時,村裏還爲健身操隊、太極扇隊等文藝隊伍提供活動場地,並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元宵節花會展演、西青文藝大舞臺等活動。
姚村的美麗在於它洋溢着幸福,現在姚村村民們的生活是收入有保障,居住有改善,疾病有所依,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怎一個“幸福”了得。(記者張赫洋 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