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博鰲論壇是各國政要、商界精英雲集的高層對話平臺,而對於26歲的李夢雅來說,剛剛結束的博鰲論壇是一次辛苦的經歷,更是一次專業提高的歷練。受活動主辦方邀請,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俄語系的青年教師李夢雅成爲博鰲論壇的一名翻譯,從4月8日到4月11日,她的身影一直忙碌在論壇內外各個需要俄語翻譯的地方。
李夢雅說,雖然工作只有短短的幾天,但並不輕鬆。“基本上每天都是會場、酒店、機場,三點一線的生活。”李夢雅這麼形容自己的在博鰲的工作狀態。
在博鰲論壇上,李夢雅和同組的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完成了論壇中許多涉及俄語的商務會談工作。李夢雅說,因爲有一些是閉門會議,雙方洽談的內容甚至誰和誰進行了談話都是不公開的,作爲一名翻譯的任務就是在會談現場準確地翻譯談話內容。作爲翻譯,李夢雅看到不少政要和商界精英,但沒有辦法像追星族一樣和他們合影,甚至不能說自己遇到了誰。
在博鰲期間,李夢雅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最忙的要屬10日,那天翻譯了兩個會議,接了三趟飛機,從早晨八點一直忙到轉天凌晨兩三點。”李夢雅說,有時候她還要兼顧會務工作,比如幫助嘉賓處理一些緊急事情。
1988年出生的李夢雅一口俄語說得流利純正,22歲碩士畢業後就成爲天津外國語大學的一名俄語專業教師,其實這得益於她的成長經歷。“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去白俄羅斯進修,就帶上了我。所以,我從小學開始一直到碩士畢業,都是在白俄羅斯學習生活。”2009年,李夢雅回國參加了首屆全國俄語風采大賽,並獲得了冠軍。也正是在這次比賽中,她認識了王銘玉教授(現任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校長)。2013年9月天外首招博士生,李夢雅成爲天外的首批博士生。
“在國外生活這麼多年,我覺得只有生活在祖國的某個地方,纔是真正回國。”李夢雅說,她深切地感受到天津這座城市的活力。(記者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