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中北鎮堅持經濟、社會協同推進,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社會治理能力等一系列舉措,全力打造“小虎經濟”,努力爭創全市第一街鎮。

突出優化產業結構,做強經濟實力。2013年,中北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8億元,稅收16.16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居全市街鎮前列。服務業增速明顯加快,服務業增加值已佔全鎮GDP比重52.6%,形成了二三產業並駕齊驅拉動發展的新格局。今年中北鎮以擴大總量、提升質量、增強效益爲目標,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雙城聯動發展”重大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動全鎮經濟轉型。在新興產業發展中,努力打造“電商產業園”、“手機遊戲產業園”和“北斗產業園”3個高科技專業產業園區,現已註冊及落戶各類新興產業企業100餘家。今年將力爭引進電商企業30家、手機遊戲企業50家、北斗企業10家,儘快形成3個產業高新企業聚集優勢。繼續深入實施“十百千”工程,年內科技型企業總數將要突破660家,小巨人企業力爭達到42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力爭達到33家,專利試點企業累計達到70家。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一是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積極打造以運河水街爲載體的中北民間金融街,重點圍繞小額貸款、擔保、典當、保險、基金、投資公司等民間金融和移動互聯網金融新業態,使民間金融街和現有的中北大道銀行一條街成爲我市金融業企業聚集區。二是加快發展精品旅遊服務業。在努力提升永旺商業廣場、希樂城少兒職業探索樂園、熱帶植物觀光園、花卉市場等項目的基礎上,着力做大做強精品旅遊產業。加快東方環球影城、運河文化中心等旅遊項目建設進度,打造中北鎮旅遊新地標。截至目前,服務業企業總數達1392家,預計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3.5億元,實現稅收20.3億元,使服務業增加值佔全鎮GDP比重達到55%以上。

增強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服務羣衆水平。爲加強社區管理和社會治理能力,抽調專人成立了街道管理辦公室,負責18個社區工作的各項業務指導。同時成立了社區黨委,負責社區黨建工作。爲加強社區工作力量,中北鎮選派熟悉社區工作的機關退休和即將退休幹部到社區任主要領導,有效提升了社區管理水平和幹部隊伍素質。提升社會管理水平,不斷完善管理模式。一是按照全區三級網格管理架構,中北鎮劃分了44個網格,將綜治、黨建工作等工作建立在網格上,每個樓棟都有“兩長四員”,形成了有效的管理體系。二是充分發揮技防網作用,在主幹道路、居民小區及重點部位已投入1200萬元安裝了1100餘個視頻監控點位和30多個應急揚聲器,對鎮重要點位實施了電子監控,下一步將不斷擴大範圍,實現全鎮聯網。三是將全鎮各項工作分爲12個大類,形成一個體系,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北斗導航定位技術,建立數字化智能管理系統。自今年5月1日先在市政市容、行政執法、社區管理三個方面開通管理平臺。四是不斷提升社會事務服務管理水平,已投資4500萬元建成7600平方米的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在進駐了社保、就業、工商、警務、信訪、流動人口管理、水、電、氣等24個單位和部門的基礎上,整合更多社會資源進駐服務中心。通過提供預約服務、一次性告知須知事項、增設辦公窗口、延長辦公時間等措施,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滿足羣衆和企業需求。僅2013年度接待辦事羣衆達27萬餘人次。爲了讓羣衆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得到更多實惠,中北鎮準備出臺鎮農籍兒童學前教育補貼、養老補貼、鎮留房產稅部分返還村集體等五項惠民政策。年計劃投入2.5億元,用於居住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和羣衆生產生活保障等方面。(記者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