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誠祭拜:臺灣高考成“高烤”家長考前忙拜神
7月第一天的早上7時50分,臺北市私立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的大門裏已排起了兩列長隊。一些老師和家長手舉“祝福考生金榜題名”、“必勝”、“築夢踏實”的各類看板,每當考生經過就會收穫一路的掌聲和鼓勵。
7月1日是臺灣爲期3天的“高考”首日,開南學校是臺北的考場之一。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烤”季。7月1日,臺灣氣象局預告最高溫度35攝氏度,清晨8時已是豔陽高照。
當天的“陪考”大軍爲數不少。有家長提着裝滿解暑綠豆湯的保溫瓶,還有家長拿着複習資料幫孩子最後“抱佛腳”。8時25分,考生入場,還有不少家長在考場外透過玻璃“東張西望”。手拿加油旗的丁女士邊爲學校充當“打氣”志工,邊記掛着考場裏的兒子。她說,臺灣流行考試前要去文昌宮裏“拜拜”,她和不少家長都去祈福法會了。甚至有家長還遵守考前不能吃雞蛋、肉丸(形似零分)、蝦(代表抓瞎),還有考生穿耐克鞋,“因爲標誌像打勾,代表對了”。
6月30日,臺北市孔廟還舉辦了考生祈福活動,邀請書法家現場揮毫“金榜題名”“魁星高照”等字送給考生。也有家長帶着蔥(代表聰明)、青蒜(會算)、橘子葉(吉祥)、礦泉水(文思泉涌)、糉子(包中)等物品,祈求考試順利。詳細《
變慷慨:高考衝刺家長花錢變慷慨高三一年普遍花五萬
早上7點送兒子上學後,家有高三考生的家長王越從沈北開車準備去上班,“今天抽空得去單位報個道,都一個星期沒上班了,今天我得到單位看看。”
王越爲了讓兒子省時省力,她在兒子的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每天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王越說,“不說精神付出,就是錢都花老鼻子了。到咱家看看。這一年買的書和習題冊裝能有兩大箱子。”前幾天給兒子整理屋子的時候,王越大概數了一下,按照一本最低10元錢計算,近100本的書至少就是1000元。
然而,這只是王越給兒子支出的一小部分,最大額的支出還是兒子的補課費。最初,王越給兒子補課就是正常參加大班補課,每節課60元錢,一共補了4科。到離高考還剩3個月的時候,她給兒子請了專職家教,錢數也從每科60元升級到600元。
由於王越和其他家長經常在一起聊孩子,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吃各種健腦的、補身體的,她就給兒子買了海蔘,每天一個海蔘的成本大約要30多元。從高三下半學期開始,王越給孩子在食補方面每月的花費近3000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