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是第38個國際博物館日,天津博物館結合新近開展的《“海上風華”——館藏“海派”繪畫作品展》及《見“怪”非怪——館藏揚州畫派精品展》兩個專題展覽,特邀展覽的策展人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解活動,爲觀衆揭祕文物“背後的故事”。
《蹴鞠圖軸》
宋太祖擅長踢“花式足球”
黃慎的《蹴鞠圖軸》描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宋太宗趙光義以及四位開國元勳蹴鞠的場景。蹴鞠是宋代初年軍隊中十分受歡迎的娛樂活動,開國皇帝和貴族都十分喜愛。在這幅作品中,趙匡胤等人正在用白打(現在人們通常稱之爲“花式足球”)的方式蹴鞠。“《武林舊事》中記載,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專業藝人外,民間也有蹴鞠藝人表演,正是在這樣自上而下的蹴鞠熱潮中,纔有了後人熟知的高俅等因踢球而發跡的人物。”天博書畫研究部研究員邢晉說。
玉壺春瓶
乾隆親選沒看中的都砸了
乾隆款琺琅彩芍藥雉雞紋玉壺春瓶可謂天博的鎮館之寶之一。琺琅彩瓷是專爲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美的彩繪瓷器,其製作過程相當嚴格。首先,在景德鎮的御窯廠燒出幾百件白瓷薄胎的瓶體,從中挑選幾件造型完美、釉色潔白的素瓷胎,剩餘的全部要砸毀。然後將選出的素胎送入宮中,經皇帝親自選定花樣和詩文,再由宮廷御用畫師加彩後入宮中的低溫爐烘烤而成。最後再將幾件成品奉成於皇帝,皇帝從中選出一件精品,剩餘的也要全部砸毀。
夔紋銅禁
國內僅存一件西周銅禁
西周夔紋銅禁是禁類青銅器中的精品。1927年,軍閥黨玉坤在陝西戴家灣地區進行盜掘文物活動,挖掘出上千件青銅器,其中有三件銅禁,這件夔紋銅禁就是其中一件。黨玉坤被宋哲元剿滅後,這件銅禁落入宋哲元手中。1968年,天津文物工作者在宋家找到了這件已經破損的銅禁,經過一年多的修復,銅禁被修復得完好如初。現存傳世的西周時期銅禁僅有兩件,另一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而天博的這件是國內僅存的,十分珍貴。(記者王昊通訊員張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