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第四屆峯會今日在上海啓幕。境外華文媒體稱,此次峯會最重要的議題和作用,接任亞信主席國的中國,將倡議和推動各國樹立“亞洲新安全觀”。“亞洲新安全觀”引發全球期待,彰顯中國作爲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香港《文匯報》20日文章稱,新安全觀倡導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核心內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實質是超越單方面安全範疇,以互利合作來消弭分歧、化解矛盾。“亞洲新安全觀”引發全球期待,彰顯了中國作爲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負起責任才能不負衆望
文章表示,作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締造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人口最多和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歷史的責任落在了中國肩上。中國扛起這個責任,是爲亞洲贏得未來,也是爲自己贏得未來,唯有挺身而出,才能不負衆望。
文章稱,與亞信成立之初相比,當前亞洲的形勢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亞洲成爲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同時,亞洲面臨各種挑戰。朝核、伊核等安全問題久治不愈,伊拉克、敘利亞局勢以及北約撤離後的阿富汗安全隱憂也給亞洲穩定帶來變量。亞洲國家間的歷史遺留爭端時有升溫,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的幽靈在亞洲地區或隱或現。
文章認爲,中國接任亞信主席國並舉辦2014年亞信峯會,表明了地區國家對中國的信任和期待,也體現了中國對亞洲安全的責任和擔當。中方推動各方把此次峯會主題確定爲“加強對話、信任與協作,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的新亞洲”,並倡議各國樹立亞洲安全觀,探討建立亞洲安全和合作新架構,這是中國爲促進亞洲安全合作發出的中國聲音、貢獻的中國智慧、發揮的中國作用。
香港《商報》刊文說,本屆峯會的最大的亮點,就是在世界“權力東移”的新潮流下,必將推動亞洲新思維的誕生。本屆亞信也將賦予這種亞洲新思維的兩個重要內核,那就是不斷強化的亞洲意識與創新思維的亞洲新安全觀。
分析指出,亞洲是民族、宗教、文化和意識形態最複雜的一個大洲;同時還是世界上唯一遺留着如朝鮮半島問題等冷戰遺蹟的大洲,中國藉助亞信峯會平臺與主場的機遇,推動“亞洲新安全觀”,這是順應“亞洲世紀”新潮流的新思維,必將造福亞洲,塑造亞洲的美好未來。
臺灣《中國時報》文章稱,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俄將在這次達成“更緊密的戰略關係”外,多國領袖向中方釋出善意同時,話題也以“經濟問題”爲首,中國正在逐步實施“新絲綢之路”、“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西進戰略”,選在上海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也象徵着大陸國力優勢在於經濟。
擔當亞洲安全事務領導者中國有兩大優勢
香港《文匯報》文章稱,擔當亞洲安全事務的領導者,中國有文化上的優勢。中國是一個受儒家文化影響數千年的國家,儒家講求“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彼此的價值取向不同,但我們可以和睦相處。這種理念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心中,是一種文化基因,不會因爲領導人或領導集體的更替而改變,這種理念能夠尊重文明的多樣性,會成爲亞洲被撕裂的版圖上的融合劑,推動亞洲的和平穩定。
擔當亞洲安全事務的領導者,中國有經濟上的優勢。以中國爲起點,“一路”通向中亞、西亞,“一帶”連結東南亞。以中國現有的經濟實力,有能力爲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成爲“一帶一路”建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