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題爲“北斗應用——創新、融合、共享”的第五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5月21日在六朝古都南京開幕。年會提供的信息顯示,中國北斗系統的應用廣度和深度逐年提升,國內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等基礎產品,已進入規模應用階段。到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國產北斗系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BDS/GNSS)導航模塊累計銷量已達200萬片以上。
北斗系統在行業應用方面,交通領域“兩客一危”(長途客車、客運旅遊包車和危險品運輸車)近30萬輛運輸車輛批量應用;氣象探空和水汽電離層監測方面開展全面試驗驗證;民政、公安、海上搜救等領域已啓動示範應用;國土資源、旅遊、電力等行業示範項目也在積極論證。
在區域示範應用方面,廣東省藉助“珠三角”地區衛星導航產業體系完備優勢,打造基於北斗的公共運營服務平臺,開展城市應急管理、智能交通、綜合執法、人身安全保障服務、公務用車監管等北斗應用示範;上海市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構建基於北斗的“長三角”位置服務公共平臺和基礎設施,開展車輛監管服務、大衆位置服務和高精度定位服務等北斗應用示範;北京、江蘇、新疆、湖北、雲南、四川等地區也在積極組織示範項目論證。
在大衆市場方面,具備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近4000萬部已投放市場;中國國內20餘個品牌200餘款車型的BDS/GNSS車載導航儀已正式走向市場,目前,前裝、後裝市場已完成20餘萬臺的安裝和銷售;隨着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發展,北斗將全面走向大衆應用,服務大衆生活。
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學術交流中心主辦的本屆年會爲期3天,來自中、美、俄、歐盟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官員、專家學者和產業企業界代表2000餘人參會,通過學術交流、高端論壇、展覽展示和科學普及等一系列活動,分享學術研究前沿資訊,展示衛星導航應用最新成果,探討衛星導航應用服務模式,共謀衛星導航產業未來發展。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主席孫家棟院士致辭說,在信息技術推動的移動互聯時代,人類賦予衛星導航的稟賦,正以其強大的生命力,佔據社會生產要素的地位,不僅是經濟社會時空信息的源泉,更是信息時代社會進步的動力。“今天,衛星導航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演進,正期待着一次歷史性的進步,正迎來一次巨大的創新發展空間”。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持續保持穩定運行;已發佈系統規範和接口控制文件;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正在建設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目標,開展了關鍵技術攻關,突破了一系列新體制和新技術,在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導航信號體制、研發高性能星載原子鐘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研製生產工作穩步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三步”建設全面啓動。
據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形成突出區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2013年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正式發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2.0版)》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公開服務性能規範(1.0版)》,北斗系統成爲世界上首個擁有兩個公開服務頻點的衛星導航系統,定位精度優於10米。目前,北斗系統正在穩步實施第三步規劃,計劃2020年前後覆蓋全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