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經歷今日的圖上推演程序後,明天早晨,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的艦艇將從吳淞軍港啓航,開赴位於東海北部的指定演習海域。新編組、新課目、新裝備,此次軍演可謂“新意十足”。
新編組
首次實現完全混編
本次演習,中俄參演力量首次實現完全混合編組,不僅聯合導演部、聯合指揮部的每個單元都由中俄指揮員組成,參演的3支編隊也均由兩國海軍艦艇混合編組。
與去年的“海上聯合-2013”只有一個編隊混編相比,這無疑對雙方的指揮協同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是中俄兩國海軍協同水平提升的重要標誌。”演習導演部中方導調組組長王超昨天介紹。
據悉,第一編隊指揮員由我某驅逐艦支隊支隊長嚴正明擔任,該編隊所在的俄方艦艇包括“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將開展反潛演習。第二編隊指揮員由俄方利比林上校擔任,將執行實彈射擊、直升機互降等任務。第三編隊在此次演習中擔任模擬藍軍,編隊指揮員由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汪曉勇擔任,編隊中有2艘俄方艦艇。
對接中,中方指揮向俄方詳細介紹了聯合指揮部的佈設情況,對演習圖上推演環節的組織實施方法作了說明,雙方指揮員按照戰鬥編成展開分組討論。
新課目
聯合查證識別爲亮點
演習以海上聯合行動爲課題,提高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與以往兩次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相比,首次設置的“聯合查證識別”課目,也是本次演習的一大看點。“查證識別”是實施海上防空的必要程序和行動,無論是艦艇防空還是區域防空,都需要首先查證、識別空中目標,而後才能採取適當的防禦行動。
“演習首次演練‘聯合查證識別’課目,重點提升中俄海軍海上方向防空作戰能力。”軍事專家、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張軍社研究員說,此次聯演,中俄海軍將對查證識別的兵力指揮、兵力行動和程序實施演練。
雙方海軍將利用飛機和艦艇雷達等武器裝備對出現在海域上空的飛行目標展開查證和識別。通過對目標航向、機型、速度、姿態等飛行諸元的掌握,判斷目標性質,而後決定對其採取行動的樣式,包括飛機攔截、驅離等行動。
新裝備
有效提升綜合作戰力
本次聯合軍事演習,中俄海軍都派出了主戰艦艇參加。其中,中方導彈驅逐艦鄭州艦和寧波艦均爲首次參加中俄聯合軍演,具有較強的防空、反艦和反潛等綜合作戰能力。
鄭州艦爲國產新型導彈驅逐艦,被譽爲“中華神盾”,裝備有多套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武器裝備,配備相控陣雷達和垂直導彈發射裝置,性能先進,技術含量高;寧波艦裝備有強大的火力系統,不但可攻擊大型水面目標,還可支援登陸作戰,防空能力同樣不俗,該艦還可搭載反潛直升機,大大提高反潛能力。
此外,殲-10戰機及蘇-30飛機也將與海軍艦艇協同作戰。殲-10戰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蘇-30飛機是一種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可攜帶中距空空導彈和反艦導彈,主要擔負制空和對水面目標攻擊任務,具備較強的防空和對海攻擊能力。
這些裝備投入聯演練兵場,將有效提升演習的效果,提高兩國海軍聯合作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