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5月,津城迎來結婚高峯季,據天津婚慶服務行業協會統計,本月有35000對新人辦婚禮,其中,約18000對新人的婚禮“扎堆”在5月16日至26日。18日、20日、25日是最高峯。在一片喜慶熱鬧當中,“小插曲”也不斷,新人或親友在婚禮當天“慪氣”的情況明顯增多。
資深婚禮策劃人逍遙,近日對着幾份做好了的婚禮錄像直髮愁,“這些都是‘無人認領’的,打電話催,有的新人乾脆說‘不要了’。這麼珍貴的東西不要了,以前這種情況真是很少有。”遇到類似現象的婚慶人並非少數,過期不領的結婚錄像大約佔5%,究其原因,基本上都是婚禮過後小兩口就鬧了彆扭,不打算過了。而這蜜月變“散月”的起因,也多是結婚當天種下“惡果”。
逍遙介紹,處置現場的家庭矛盾現在已經成了主持人的“基本技能”,現場的“小狀況”起因大致有三種:一是雙方攀比,親家之間慪氣。有的父母爲了自己和孩子的“面子”,處處要“壓過”對方,在言語、服裝、親友“檔次”上,都有意給對方壓力。特別是在給“見面禮”的時候,搞“突然襲擊”,一方給出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的數額,讓對方措手不及產生矛盾。二是小夫妻只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提前不溝通。比如婚禮現場的安排,新娘提出很多要求,新郎不願意滿足,提前卻不明說,結婚當天才“交代”,導致雙方現場吵起來。三是雙方家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虧,揪住對方或親友的一些言行失誤或是對食品、裝飾等細節的不滿意,就要“給對方個樣兒看”,於是,小事變大事,從個人矛盾發展到兩家人矛盾,婚禮現場就鬧翻。
有着20多年婚慶服務經驗的逍遙認爲,近年來主持婚禮常常提心吊膽。不論是新人還是新人父母,忍耐性和寬容度都在下降。一場完美的婚禮,其實不僅僅是現場的佈置、設計的巧妙,更多的還是親人間那種愛的表達和情感的體現,所以,新人和父母們都應該珍惜已經走到結婚這一刻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