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5月26日發表了《美國全球監聽行動記錄》,用大量事實揭露了美國利用自己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等領域的優勢,肆無忌憚地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監聽活動,足以證明美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全球網絡霸權帝國。美國無孔不入的全球網絡竊聽和攻擊行動是一種悍然違反國際法、嚴重侵犯人權、危害全球網絡安全的犯罪行爲,應當受到國際社會的堅決抵制和反對。同時,再一次表明建立一個公正、平等、確保各國網絡主權與國家安全和個人合法權利的國際網絡新秩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美國的全球網絡監聽活動是按照美國國家安全局制訂的一項代號名爲“US-984XN”的絕密電子監聽計劃即斯諾登披露的所謂“棱鏡計劃”實施的。從剛剛發表的這份《美國全球監聽行動記錄》中可以看出,美國的網絡監控和竊聽活動有幾個主要特點:
——監聽範圍遍及全球。
——監聽對象也是全球性的。
——監聽的內容包括政治、外交、軍事、經濟、金融等信息。
——被監聽的部門包括各國政府、軍事機構、科研機構、企業、電信行業以及銀行、交通、電力、教育等諸多關係國際民生的關鍵行業。中國的外交部、商務部、電信行業、銀行、在國外的中資企業、大學等都是美國長期監聽的對象。
——監控的類型多達10項:信息電郵、即時消息、視頻、照片、存儲數據、語音聊天、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社交網絡資料的細節,其中還包括監視、監聽民衆電話的通話記錄以及監視民衆的網絡活動。
——在組織上,形成了情報機構、政府與私營企業和科研機構三位一體的網絡監聽體系。美國彭博社2013年6月14日報道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等情報機構與美國數千傢俬營企業保持着緊密的合作關係,它們會從這些企業獲得敏感情報,同時也會向合作企業提供機密信息。美國還把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拉在一起,組成所謂“5隻眼”國際情報聯盟。美國編織如此大規模的全球監控網是史無前例的,它已成爲貫徹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在世人面前赤裸裸地暴露了美國稱霸全球的野心和霸權主義行徑。
自從去年斯諾登揭露了美國政府的全球監聽活動以來,美國陷入了十分被動的處境。爲此,它編造了種種理由爲自己辯解。其中一個辯解是說,利用監聽收集情報是爲了國家安全需要,各國都有,彼此彼此。誠然,情報工作各國都有。但是,無論按照國際法還是美國法律,並非可以濫用。如在國際法上,外國國家領導人和外交官的活動是不準被監控的。又如,按照國際人權法和美國的法律,個人的隱私權是不容許侵犯的。但是,現在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爲連這些法律都不顧了。這明明是無法無天的霸權主義行徑,哪裏是通常所說的情報收集?!
美國政府的另一個辯解是美國政府蒐集國外企業的情報是“屬於經濟政策情報,也不會把蒐集到的情報交給美國企業,因此,它有別於竊取公司的商業機密。”這完全是無賴的狡辯。前面所引彭博社的報道,已經足以證明美國通過網絡監聽到的情報不僅都被送到了白宮,而且其中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情報也被同時轉交給了相關企業。這就是彭博社報道中所說的爲什麼“一些美國通信公司非常願意向情報機構提供使用(它們在)海外的基礎設施和通信數據的權利”,因爲他們還可以從中得到回報。正如巴西總統羅塞夫所指出的那樣,美國監聽不是爲了安全和反恐,而是爲了商業和戰略目標。
同時,美國的全球監聽活動也暴露了美國宣揚的“網絡自由”的虛僞。美國所宣揚的“網絡自由”,是打着“網絡自由”的旗號,行網絡霸權之實。
國際社會對美國這種肆無忌憚的網絡霸權行徑早有不滿。廣大發展中國家以及歐盟一些成員國早在2005年聯合國主辦的信息社會全球峯會上就強烈反對美國濫用獨霸網絡機構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的特權監控和竊聽各國網絡的行徑,要求建立一個獨立、透明、由各國平等參與的新的國際網絡管理機構。中國政府早在2010年發表的《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中提出,主張建立一個聯合國框架下的互聯網國際管理機構,並在2011年與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一起,共同向聯合國遞交了《信息安全國際行爲準則》草案。可是所有這些倡議均遭到美國的反對。現在隨着美國全球網絡監聽計劃被暴露,國際社會更感到建立新的獨立國際網絡管理機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國際社會應該團結起來,堅決反對和譴責網絡霸權行徑,在聯合國主導下進行網絡安全全球治理,建立國際網絡新秩序,以維護共同的國際網絡安全和各國共享的真正的網絡自由。
一、制定一項具有國際法效力的國際網絡安全法公約,作爲各國必須遵循的國際信息安全準則。它應該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尊重各國網絡主權和個人隱私權爲前提,維護各國和整個國際社會的網絡安全。
二、建立一個在聯合國框架下、全球範圍內經過民主程序產生的、權威的、公正的互聯網國際管理機構。這個機構應體現各國都有參與國際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的平等權利,合理分配互聯網基礎資源,促進全球互聯網均衡發展等原則。
三、將反對網絡恐怖主義納入聯合國安理會反恐委員會的任務和議程。在由聯合國召開的“2007年互聯網管理論壇”上,東道國巴西代表說得好:“互聯網是國際的,它不應該被一個國家權力所控制或服從於少數幾個國家。互聯網應成爲大家共同的資源。”這應該是國際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