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心肺復甦救護動作要領這一課讓我印象深刻,我覺得在生活中很有用。以前雖然略知一二,但是不得要領。”網友“荷塘月色朦朧”一邊認真的觀摩教師的講解,一邊用小本子做着筆記。5月28日,北方網網友應邀來到天津市津南區人防教育基地,通過觀摩集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並重的基地教育模式,深入瞭解本市人防工作的開展情況。
人防教育是國防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增強學生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普及人防知識,強化救生技能的有效手段。近年來,天津市人防辦公室在全面開展學校人防課堂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人防教育基地化建設思路,依託中學生訓練基地,在全市各區縣建設多個人防教育基地,並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和訓練。通過集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並重的基地教育模式,有效提高學生在戰時防空襲和平時應急行動中的自我生存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學生們終生受益。
活動中,網友分批聽取了人防專職教師講授人防知識課程,觀摩了教師講授心肺復甦救護動作要領、防毒衣穿戴訓練以及如何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等救護技能演練。通過觀摩各種課程,大家不但瞭解到了學校中的訓練內容,同時也給網友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網友“荷塘月色朦朧”說:“孩子們學習自制單架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老師們講授的野外求生、救護、包紮傷口等應急技能也非常好,我看過一遍也掌握了動作要領。”網友表示,會把當天學習的知識與周圍的人一同分享,如果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也會利用當天學習的技能進行自救和救助他人。
“我們通過這樣的訓練增加學生防空防災的意識,並且通過學生帶動每一個家庭,從而帶動整個社會防空防災意識的提高。”津南區人防辦主任伊學平向網友介紹,“按照市區教育局的規定,每年的初高中學生都要到訓練基地進行訓練,這裏有規範的教程、嚴謹的訓練科目,將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應急避難、逃生等方面的訓練,提高大家自我防範、自我逃生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記者瞭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在逃生過程中存在很多誤區。“比如說,遇到火災時被困人員看到門口有熊熊烈火就不敢出去了,反而往樓內跑,這是完全錯誤的。樓內看似沒有明火,但很快就會被煙霧吞噬。這就是爲什麼火災往往是被濃煙薰死的人多,而燒死的人少。”伊學平說,“還有一些人在遇到火災或者地震的時候選擇乘電梯,認爲電梯逃生比較快。而實際上,遇到意外時非常容易發生斷電的情況,從而導致電梯不能運行,這樣反而會被困住。”因此,遇到火災時,如果有明火,被困人應該找一些遮蓋物擋住身體,再從出口逃生,這纔是正確的逃生方式。遇到地震時,正常的應對方式是躲到一個堅固物處,觀察形勢再擇機逃跑,而不是跳窗逃生。
網友“天天河西悠悠”說:“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嬌慣着長大,並不懂得太多的自救方法。今天聽到老師講的內容,我覺得對學生在平時自我保護、自我救治時會特別有用。他們教會孩子如何就地取材,使用衣服、紅領巾、附近的樹枝或是任何一個物體,快速變通可以對保護自己起到一定作用。通過今天的參觀,我自己也感覺受益匪淺。”(記者趙穎妍 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