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對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試就行了”、“同樣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這是近日網上流行的考前家長慎說十句話的部分內容。
高考來臨,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的考生,比以往更加敏感,家長的鼓勵話語或許成爲他們壓力的來源。昨日,內江七中的高三學生正在進行高考前最後一次考試,休息時間,不少學生告訴記者,他們最怕考不好對不起家長。
吐槽一 “盡力就行”讓人壓力山大
巫貴濤是內江七中高三(5)班的學生,前幾次模擬考試,他的分數都在500分左右,二本應該沒什麼問題。
還有3天高考,巫貴濤坦言自己已經比較緊張了。他對高考的畏懼一部分來自於他自己,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家裏,“我擔心考不好,對不起父母。”每次聽到父母說“盡力就行”或者“對得起自己就行”時,巫貴濤就感覺特別有壓力。
“我知道父母是關心我,但是越這樣說越怕考不好。”巫貴濤說,他的理想大學是成都中醫藥大學,想學中醫的原因是覺得中醫很神奇。每次感到迷惘、焦慮時,他喜歡用電影《青春派》裏的一句臺詞安慰自己,“就是頭破血流也要擠進一本大樓。”
吐槽二 怕聽“考不考得起都讓你讀”
相對於巫貴濤來說,陳靜的心理壓力更大,和記者聊天時,記者就發現她的手在不自然地抖。陳靜的父母都在廣州鞋廠打工,以前兩三年回來一次,現在一年最多回來兩次,所以她和父母之間比較生疏,“沒什麼可以聊的。”
前一陣,因爲外婆生病,陳靜的媽媽回到了內江,這讓她每週回家都感到很有壓力。“不要太有壓力,不管考不考得起都讓你讀”,這是陳靜最怕媽媽說的話。
其實,陳靜的成績不錯,平時能考到550分左右。由於因爲心理壓力大,遇上大考她常常發揮失常。她的理想大學是西華大學,雖然依然緊張,但她表示自己在朋友和老師的開導下,已經逐漸好轉。
老師建議:家長應避談高考,做到只做不說
王劍鋒既是巫貴濤和陳靜的班主任,又是高三年級組長。他告訴記者,陳靜是他最爲擔心的學生之一,“前一陣提起‘高考’這個詞,她就緊張得不行。”
王劍鋒告訴記者,臨近高考,學生出現焦慮和緊張情緒十分普遍。爲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學校邀請了內江師院教科學院的學生和教授來校,到各班進行心理減壓活動。
前兩天,王劍鋒在班上進行了一次專題講座,主題就是回顧高三一年師生的付出,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作了充分的準備,達到最佳狀態,可以應對高考了。
針對學生的吐槽,他建議家長避談高考,只做不說,或者儘量不說。因爲一些無意的話語,可能會增強學生的緊張感,側面加強他們的壓力。以一顆平常心面對高考,不過分渲染高考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高考不是結束,而只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
網絡版考前家長慎說話語(節選)
1、我們對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試就行了。點評:對大部分考生不太合適,考生會從反面去理解,對有信心的考生會有負面影響。
可改爲:“你只要發揮出正常的水平,我們都可以接受。”
2、趕緊睡覺,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試。點評:睡眠對考試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學生提早上牀休息,否則會影響考生的睡眠。
可改爲:“昨天你是這個時間睡覺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覺了。”
3、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緊張,我們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點評:考試緊張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告訴考生千萬別緊張是從反面提示他緊張。
可改爲:“考試緊張是正常的,別的同學也會緊張,讓我們一起分擔這種緊張吧!”
4、考不好也沒事,大不了再考!點評:反面表達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對自尊心強的孩子有干擾作用,考生能感覺到這不是父母真實的想法。
可改爲:“陽光是爲考任何分數的學生準備的,按自己的能力去考吧!”
5、“祝你成功!”點評:不太適宜去渲染成功或者失敗,少使用這種“過硬”的詞彙。
可改爲:“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