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探測儀長得像電燈杆
大氣靜電場探測儀
如何預報
當雲中發生電荷分離時,地面電場將發生相應變化,其強度與雲中電荷的積累量和分佈有關,因此通過測量地面大氣電場變化,可反演出高空雲層電場的變化,對發生雷擊的危險性做出一定的預報。
探頭
監測電場採集數據,通過電纜傳輸到數據採集器。
數據採集器
裏面裝有芯片,芯片對採集的電壓信號進行模數轉換,最終傳至電腦。
天津北方網訊:“4月2日,津城今年的首響春雷來得不早不晚。4月到10月都是雷電的活動期,現在本市進入汛期,雷電也進入到多發期。”天津市防雷中心總工程師劉邕說。在天津,每年平均有多少雷暴日?我們靠什麼監測雷電?雷電探測裝置長什麼樣?每年,本市有多少雷電災害?……帶着這些問題,記者隨天津市防雷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靜海縣氣象局,一探究竟。
從近30年的數據分析,天津屬於多雷區,每年平均雷暴日29.8天,其中,薊縣雷暴日相對較多,平均42天,最多曾出現過48天。“受地理位置影響,本市東北部雷暴日天數相對多一些,而南部相對少一些。”防雷中心負責人表示,汛期的6月至9月雷電最爲集中。
據介紹,目前16臺大氣靜電場探測儀和3臺閃電定位儀監測天津雷電情況。大氣靜電場探測儀探測的有效半徑爲10公里,閃電定位儀的有效監測範圍達200公里。
根據統計,本市每年發生的雷電災害事故在數十起左右,較多時達到上百起,雷擊風險概率爲10的負5次方。雷電天氣中,電腦、電視、機頂盒、手機、雨傘(金屬桿)、鑰匙、耳機等都有可能引雷。一旦出現雷擊事故,市民可在工作時間內撥打電話23377494報雷災,天津市防雷中心將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分析雷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