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一年一度的高考開始了,在大家熱議考題之際,南開大學與天津大學各自公佈了一套民國時的“高考卷”。
在南開大學檔案館裏,一套“國立南開大學37學年度(公元1948年)招考新生入學試題”的試卷,紙張有些泛黃。最受關注的“作文”題,當時是“國文”試卷的第一道題,當年的作文題目是:“知識有什麼作用”;要求:最好用語體,不要超過一千字,務必加標點。英語卷難度要低。而當時的英文作文則是:“How the cost of living rises continually”(生活成本是如何持續增長的)。有意思的是,公民試題中有一道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別何在?”
天津大學公佈的“高考題”是天津大學(當時還叫國立北洋工學院)25學年度(公元1936年)招考新生入學試題。入學考試題中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懷,無論是中文作文還是英文作文考的都是“救國論”。這份新生入學試題一上來就考了公民與黨義,相當於現在的思想品德與時事政治。“國家構成具有幾種要素申言之”“試言我國農村衰落之原因”“試言中國民族衰弱之原因”“何爲經濟侵略及文化侵略”“何爲治外法權”這些題目思辨性很強,政經味道十足,還需要深厚的法律知識。對於大家關注的高考作文,天大的題目是——“讀書救國論”。就連英語作文題都是How can I help to save my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