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位頭髮花白的女士天天到月臺“報到”,只爲聽聽熟悉的廣播聲音,突然有一天她發現熟悉的廣播聲音不在,神色慌張地跑去找站務人員,並娓娓道來她的故事……這是第57屆(2014)紐約廣告節中國創意盛宴——天津專場暨“去電影院看廣告”第二季展映的壓軸廣告,現場很多人眼含淚花將它看完。用大銀幕呈現“世界最佳影視廣告”,去年那場震撼人心的影院廣告大片,想必很多人還記憶猶新。6月7日,“去電影院看廣告”第二季展映及平面廣告作品展,再次亮相天津市濱海高新區智慧山藝術中心。64條精品廣告,總時長90分鐘,這些5月初剛剛在紐約廣告節上獲獎的作品,在中國進行了“初次亮相”;同期進行的平面廣告作品展中,也有120件本屆獲獎作品進行展出。與去年不同的是,紐約廣告節中國首席代表吳金君在展映現場與觀衆交流並分享了多個經典營銷案例。
Margaret與演員丈夫在這個地鐵站相遇,“Mind the gap”(小心月臺間隙)是他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後來兩人戀愛、交往、結婚生子,牽手走過40個年頭。丈夫錄製的“Mind the gap”從上世紀50年代後就開始在倫敦地鐵北線播放,2007年丈夫過世。“我知道就算他走了,只要我想他,我隨時可以走去聽他的聲音。”Margaret說。但是新的PA數位系統裝設後,丈夫的聲音便消失了。當倫敦交通局接到通報,聽到了這則故事,交通局決定在堤岸站換回原版本的“Mind the gap”,並錄了一張光盤讓Margaret收藏。而在廣告中光盤則變成了金士頓U盤。 “‘記憶,永遠都在。’這部真摯動人的廣告《記憶月臺》其實是改編自英國BBC報導的地鐵遺孀請願新聞。”
紐約廣告節中國首席代表吳金君說,這是他本人最喜歡的廣告片之一,也是本屆紐約廣告節的入圍獎作品。“這是中國臺灣的廣告作品,雖然沒有獲獎,但是它代表了中國廣告人在廣告創意方面的不斷進步。”2014年中國大陸地區在紐約廣告節上獲得2個三等獎、11個入圍獎,與2013年相比增加了7個入圍獎。此外,DDB北京公司的3位90後中國年輕人,在與全球25歲以下年輕創意人的同臺競爭中,贏得了紐約廣告節首屆火炬獎冠軍。
智慧山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總裁張偉力表示,創意產業已成爲天津乃至全國在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好創意分爲兩種,一種是原生的創意,多來自與音樂、美術等其他藝術種類的融合;另一種則是針對廣告業內舊元素的新結合。今天,我們有幸同時看到兩種創意,這對天津廣告界很有啓發。同時,在分享案例中我們也看到了新媒體在廣告傳播、品牌建設中的作用,這讓我們對智慧山一直堅持打造的‘大廣告產業鏈’更有信心”。
此次參展的影視及平面作品均是5月初剛剛落幕的紐約廣告節上的得獎作品,天津專場展映(展覽)是這些頂級廣告作品在中國的“初次亮相”,尤其是90分鐘的影視作品經過翻譯、編輯等處理,在活動舉辦前3天才剛剛完成,可謂“新鮮出爐”。因爲備受業界、學界及創意愛好者的關注,原計劃只舉辦一場的精選獲獎影視廣告展映,也由於報名人數太多而增加至兩場。
紐約廣告節是世界三大廣告節之一,創立於1957年,每年都會從70多個國家、20000多件參賽作品中評選出各自領域的“世界最佳作品”。近年來,伴隨紐約廣告節與中國廣告業界和學界交流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廣告人及廣告作品開始亮相廣告節舞臺。本屆2014紐約廣告節中國創意盛宴——天津專場作品展是由紐約廣告節、天津市廣告協會及天津濱海廣告產業園聯合主辦,平面作品展出時間,將持續到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