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社區建立全覆蓋的慢性病監測系統,開展多種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今年開始,濱海新區將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性醫院-疾控中心的“三位一體”慢性病工作模式,使患者得到無縫化的防治醫療服務。
建立監測系統覆蓋全部人羣
爲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今年開始,濱海新區將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重點慢性病管理,不斷提高居民的健康期望壽命。在創建過程中,新區將開展慢性病相關社區診斷,收集、整合並分析基礎信息和資料,建立新區基礎信息數據庫,分析主要慢性病及危險因素流行情況,確定重點目標人羣和優先領域,明確主要策略和行動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覆蓋新區全人羣的慢性病監測系統,包括慢性病死因監測、腫瘤登記、心腦血管事件報告、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信息等基本內容,不斷提高監測質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臺,定期發佈新區慢性病預防控制相關信息。同時,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除了設置固定宣傳專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還將爲居民開展健康講座和諮詢,設立慢性病綜合防控知識宣傳欄,發放慢性病防治相關宣傳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識和理念。學校爲學生開設慢性病相關健康教育課。利用幼兒園家長會等形式,舉辦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識講座。開展以兒童爲重點的口腔齲齒檢查,對檢查中發現患有齲齒的兒童及早進行充填,開展適齡兒童窩溝封閉。
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體重腰圍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35歲以上人羣首診測血壓制度,提供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血糖等服務。對超重肥胖、血壓正常高值、糖調節受損、血脂異常和每日吸菸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羣實施管理和健康指導。
今年開始,新區還將通過開展多種活動讓全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羣衆性健身活動,鼓勵居民廣泛參與健身運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建設有利於身體活動的支持性環境,組織職工開展羣體性健身活動,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健身制度,組織學校實施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在公園內建設健康步道,健康宣傳畫廊,以“健康運動、健康人生”爲主體將公園建設升級成健康主題公園。同時,推廣食品營養成分標籤,鼓勵並引導食品生產企業開發和生產低糖、低脂和低鹽等有利於健康的食品,通過健康教育宣傳合理膳食的知識,科學指導人羣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在機關、學校、企事業食堂和公共餐廳推廣健康飲食宣傳制度。此外,政府部門還將帶頭落實《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和《天津市控制吸菸條例》,全社會開展控制吸菸行動,創建無煙場所、單位。各類單位定期爲職工提供體檢,及早發現慢性病高危人羣和患者。在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場所建立“健康小屋”,爲居民提供健康指標自助檢查服務。
雙向轉診患者享受無縫醫療
在加強基層慢性病防治中,新區將創建區域慢性病一體化協同管理體制,搭建覆蓋新區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信息網絡,在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的支持下,實施“三位一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性醫院-疾控中心)慢性病工作模式,並以“社區-醫院雙向轉診”爲主線,開展臨牀與預防相結合的健康管理業務聯動,實現區域醫療系統資源共享,使患者得到無縫化的防治醫療服務。在高危人羣中開展慢性病篩查工作,對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慢性病患者納入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檔案。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加強慢性病患者規範化管理。定期進行隨訪,及時更新健康檔案,定期爲慢性病患者進行體格檢查,並評估管理效果。建立健全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社區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慢性病患者管理率。強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廣“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等模式。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康復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工作場所爲單元,組織患者學習慢性病知識,交流防治經驗,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力爭2015年“居民形成健康行爲”
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早診早治、疾病規範化管理等工作,有效控制慢性病,減輕慢性病負擔,到2015年力爭創建成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此次創建工作將使7成居民知曉慢性病知識、自我血壓水平,3成居民知曉自我血糖水平。居民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爲,成年男性吸菸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低於8克,平均每天運動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達到35%以上。同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登記率不低於天津市調查患病率的60%,干預人羣重點癌症早診率不低於50%。人羣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範化管理率分別不低於35%和30%,血壓、血糖控制率分別不低於30%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