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會自動發電的電梯、會“呼吸”的通風幕牆、能見到自然光的地下停車場……6月9日,記者在濱海新區泰達MSD看到,雲集28項世界領先環保技術的泰達低碳示範樓已經主體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將於7月全部完工。建成後,泰達低碳示範樓將成爲展示環保技術、低碳生活理念的“博覽館”。
“綠活館”引導環保生活


走進泰達低碳示範樓,工人們正在一樓大廳進行地面施工。和普通寫字樓使用的地板材料不同,低碳樓的地板材質明顯薄很多。“比普通石材薄差不多一半,這樣散熱導熱的效果更好,也更加節省材料和能源。大樓是地採暖,用的地暖管也比一般的更細,這也是爲了提高散熱效率,使熱能利用更加充分。”現場工人告訴記者。
“我們將在低碳樓裏設置300平米的工業環保技術展示大廳,展示可用於企業日常生產的低碳環保技術和產品,另外,我們還將搭建一座低碳生活館,就是‘綠活館’,引導居民使用環保傢俱、綠色生活用品,培養低碳生活方式。”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綠活館”裏,不僅有紙做的沙發和餐桌椅,還有再生纖維做成的T恤、外套、不插電的廚房,在這裏,夏天空調的溫度不會低於26度,電磁爐和燈全部是節能型產品。
低碳樓示範樓裏還將定期組織主題鮮明的“微展會”,每次選取一個企業關心的環保技術問題,進行技術或者產品的展示對接。在居民生活引導方面,低碳樓裏還計劃設置低碳生活產品的展示交易平臺,讓居民可以購買到真正低碳環保的傢俱生活用品,以及綠色有機食物。“低碳示範樓不僅具有展示功能,還是一個環保概念和理念完美結合,並具備實際使用功能的高端寫字樓,可以爲濱海新區的企業提供正常辦公的場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低碳示範樓建成後,泰達低碳中心將遷入大樓,同時,低碳示範樓也將對外招商。
28項環保技術打造低碳“博物館”


地上9層,地下2層的泰達低碳示範樓,採用了28項國際領先的低碳環保技術,是高新低碳技術和產品的“博覽館”。“通過低碳環保技術,低碳樓的幕牆會‘呼吸’,電梯會發電,地下停車場能見到自然光,引入辦公區的水平光導管不僅可以減少電燈的使用,還能自然殺菌,提高大樓裏的空氣質量。”相關負責人表示,投入使用後,大樓相對節能量比國家2005年公共建築節能標準節能30%,節碳35%。
“低碳示範樓的土建用材儘量採用可回收、可循環材料以及廢棄物材料,並優化設計節約材料用量。室內裝修材料選用環保型材料。大樓的南立面採用雙層呼吸式通風幕牆,底部和頂部設置百葉風口,可以根據季節變化開啓和關閉百葉風口,利用熱壓進行通風,減少室內負荷。”在技術人員的引導下,記者看到低碳樓外立面的幕牆,和普通寫字樓的幕牆明顯不同。樓體的地面綠化、立面垂直綠化、屋頂綠化融爲一體。“這樣的綠化方式,可提高室外空氣品質,降低熱島效應。室外廣場採用的透水地面,也能幫助降低溫度。”雨水通過滲水錶面進入地下水,同時降低廣場地面溫度。

此外,低碳示範樓通過水平光管技術將自然光引入到建築內部,節約建築照明能耗,還能進行自然殺菌,淨化室內空氣。在空調的運用上,低碳樓採用地板送風空調系統,不僅可以提升舒適度,還可以減小空氣輸送動力,減少風機能耗,降低機電管線佔用的空間高度。“空調冷熱源採用地源熱泵技術,充分利用地表淺層地熱資源,冬季供熱和夏季製冷;同時與太陽能熱水系統耦合,提供生活熱水,降低空調電耗。”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示範樓的電梯在下降或者輕載上行過程中,將會把釋放的機械能轉換成爲電能,回饋電網。(記者付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