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標題:踐行羣衆路線共建美麗社區——我市開展服務羣衆聯繫社區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按照市委關於開展服務羣衆聯繫社區工作的部署要求,2013年8月,全市100個市級機關和市屬企事業單位、400個區縣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抽調1000名幹部,組成500個服務組,進駐社區開展工作。活動開展以來,各聯繫社區單位以建設美麗社區爲目標,以服務居民羣衆爲重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了一批羣衆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爲社區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截至目前,各級聯繫社區單位共投入資金2477萬元,蒐集居民建議6024條,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3063項,有力促進了美麗社區創建工作,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加強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基層組織體系。市紀委選派幹部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幫助河西區東海街儒林園等4個居民小區建立了居委會籌備組和社區黨組織。市中小企業局服務組針對河東區中山門街道互助西里社區不同身份的黨員,建立了黨員“五管制度”,即居民黨員“直管”、在職黨員“共管”、離退休黨員“聯管”、無職黨員“接管”、流動黨員“協管”,規範了社區黨員管理,拓展和豐富了社區黨建工作內涵,確保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持續發揮。在駐社區幹部的帶動下,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方法、理念和效能有了質的提高。2014年4月26日,8377名社區工作者走入考場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推動了社區工作者持證上崗,爲充實社區工作力量、加強社區組織提供了堅強保證。
搭建活動載體,進一步提升美麗社區創建水平。結合美麗社區創建工作,制定切合社區實情、突出社區特色的創建方案,充分運用社區宣傳欄等載體,和社區幹部一道,深入居民廣泛開展美麗社區宣傳活動,讓居民瞭解、理解、參與美麗社區創建活動。河西區婦聯積極幫助聯繫社區開展“美麗樓棟”創建活動,25%的樓門建成美麗樓棟。津南區委組織部與聯繫社區共同開展“創建美麗社區、共享美麗家園”活動,廣泛發動居民獻計獻策。在聯繫社區單位和駐社區幹部的推動下, 500個聯繫社區中有106個社區申報創建美麗社區,其中65個獲得美麗社區稱號,社區建設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積極探索創新,進一步深化社區規範管理。緊緊圍繞“美麗天津一號工程”,大力推進聯繫社區實現居委會和物業管理全覆蓋。北辰區房管局、民政局等有關單位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佳榮裏街道佳榮里社區探索出老舊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樓門長、服務隊”自治管理新模式。市檢察院一分院幫助指導南開區廣開街新麗里社區業主委員會公開設備用地補償費使用情況,促進了業主與業委會的雙向溝通交流,實現了業主與業委會的良性互動,推動了小區和諧建設。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500個聯繫社區全部消除管理盲點、實現了社區居委會管理全覆蓋。今年初,各區縣將社區物業管理納入重點任務規劃,預計上半年500個聯繫社區將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爲社區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奠定良好基礎。
堅持多措並舉,進一步提高社區服務能力。充分發揮部門協調合作優勢,採用資助購買、協調置換、提升改造等方式,積極幫助解決老舊社區服務設施不達標、服務功能不完善等問題。市政協協調相關部門,幫助和平區小白樓街樹德里社區新增200餘平米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市財政局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從樂安裏中心小學爲紅橋區鈴鐺閣街安樂里社區落實近200平米社區辦公服務用房。武清區體育局爲翠亨西社區修建了佔地2000平米的健身廣場。濱海新區人社局與馨順園社區陽光家園建立了智殘障人士的長期捐助愛心環保餐盒幫扶機制。市合作交流辦投入25萬元,幫助河東區上杭路街金灣花園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敞開式辦公環境,使其成爲河東區2013年度第一個建設達標並投入使用的社區服務中心。市、區兩級服務羣衆聯繫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將推動解決社區居委會辦公和服務設施達標列爲重點,加大推動力度,調動了區、街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據統計,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117個社區居委會達到了300-500平米辦公和服務用房標準。
發揮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社區居住環境。圍繞居民集中反映的社區髒亂差、污水外溢、噪音擾民等環境問題,充分利用部門職能資源,協調解決實際問題800餘個。市委辦公廳等單位選派幹部通過走訪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了津西供熱站和垃圾轉運站作業擾民問題。市委城鄉規劃建設交通工委協調相關部門爲河東區春華街道匯合家園社區疏通污水管道,並多方爭取將其納入全市雨污分流管網整體改造規劃。寧河縣交通局籌集60萬元資金修繕了蘆臺鎮建國街社區雞場路延街路段道路。薊縣市容園林委和衛生局爲所聯繫的陽光社區和白塔寺社區清理了多年遺留的垃圾,整修小區內道路3000多平米,改善了社區居住環境。市交通港口局針對聯繫社區停車難、停車亂現象,積極協助河東區大直沽街縈東溫泉花園社區居委會組織物業公司、部分黨員和居民代表協商議事,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居民自己動手拆除小區內私自安裝的地鎖60餘個,有效緩解了社區車輛管理矛盾。聯繫社區單位和駐社區幹部在深入社區開展調研的基礎上,將未列入舊樓區綜合整修計劃、羣衆反映強烈的待改造社區納入計劃。據統計,在去年全市完成495個小區基礎上,今年全市將啓動559箇舊樓區綜合提升改造工程。屆時,新報箱安裝、上下水管改造、樓道粉刷、小區大門和樓道門的安裝將極大改善社區百姓的生活環境,將有100餘萬戶、300餘萬名社區居民受益。
豐富精神生活,進一步繁榮社區文化建設。以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爲重點,幫助社區豐富文化活動,積澱社區文化底蘊,增強社區向心力。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積極爲河東區魯山道街藍山園社區老年騎行隊和老年合唱團購置隊服和演出服,幫助團隊策劃文體活動,擴大活動規模,豐富社區老年人文化生活。渤海鋼鐵集團與河北區江都路街如皋里社區老年協會聯合組織80餘名離退休老幹部、老黨員和志願者遊覽津城,讓居民切身感受城市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市審計局積極協助聯繫河西區尖山街第六田園社區開展敬老、愛老道德講堂活動,爲參加的居民購買慰問品,弘揚傳統孝道文化。市檔案局幫助聯繫南開區萬興街華章里社區建立“社區書屋”,爲社區添置書櫃和書籍,將流動圖書館請進社區,協助社區打造“社區文化牆”,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聯繫社區單位和駐社區幹部按照1+1+X社區社會組織管理模式,組織開展社區文藝活動,指導社區文化團隊建設,促進社區文體活動交流,豐富社區百姓文化生活。據統計,全市聯繫社區單位協助社區共計開展文化活動1000餘次,投入資金100餘萬元。
提升服務品質,進一步拓展社區志願服務內涵。積極協助開展扶貧解困、敬老助殘等內容的社區志願者活動,打造社區志願服務品牌,增強社區志願服務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團市委積極組織團員、志願者深入河西區東海街龍江里社區開展青少年心理解壓志願服務,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婦聯繫統各單位充分發揮人民團體紐帶作用,在河東區常州道街常州里第二社區廣泛開展“家裏門外淨起來——巾幗志願者扮美津城”集中清整行動。市政府辦公廳積極協調醫大總醫院將“千名黨員服務基層社區義診”活動引入河西區友誼路街誼誠公寓社區,爲社區居民提供高品質的診療服務。各聯繫單位還幫助社區成立應急管理中心,組織開展災害應急處理教育志願服務活動,提高社區居民自防應急意識。聯繫社區活動開展以來,各單位各部門先後在聯繫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00餘次,共計1.7萬餘人次參加。
踐行羣衆路線,進一步增強聯繫服務羣衆能力。廣大駐社區幹部積極轉變工作作風,主動融入社區開展工作,與社區居委會一起入戶走訪、一起幫扶困難羣衆、一起接待羣衆來訪,在服務社區聯繫羣衆的實際工作中受教育、轉作風。市紀委市監察局工作組爲使河西區儒林園社區辦公及公益性服務設施儘快投入使用,四處奔走,多次往返於和平區、河西區和津南區,積極協調中國菸草專賣局天津公司、天津市地震局、中鐵十八局等單位爲社區籌措幫扶資金24萬元,用於後期房屋裝修及辦公設備購置。市委政法委將聯繫社區工作作爲機關幹部轉作風、接地氣、摸實情的重要平臺,邀請聯繫社區居委會主任爲機關幹部講授社區知識和工作方法,使幹部服務羣衆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各級組織部門以聯繫社區活動爲契機,搭建結對共建幹部成長平臺,使幹部在實踐中與社區工作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豐富了做羣衆工作的方法,提高了新形勢下做羣衆工作的能力,使聯繫社區活動切實成爲踐行黨的羣衆路線的生動課堂,受到了廣大社區羣衆的熱烈歡迎。
(天津市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簡報第2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