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狂奔中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這是近年火爆的跑酷運動。高樓、橋樑、欄杆都是跑酷愛好者的訓練場。昨天上午,29歲小夥在劉莊橋上“折騰”了兩個多小時,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也導致劉莊橋交通一度混亂。
橋上自己“折騰”引圍觀致交通混亂
一件白色背心、一條運動褲、一雙跑步鞋。昨天上午,29歲的陳偉超出現在劉莊橋上,突然一個躍步跳到1米多高的橋欄杆上。他雙手自然張開,沿着護欄從河東區往河西區方向行走,他沒有采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身體左側就是海河,右側是人行通道。
記者發現,他行走的橋欄杆寬度僅僅5釐米左右,不到半個手掌寬,別說行走,普通人就是站上去都很困難,而且橋欄杆頂部距離河面有近20米高,小陳只用了不到半分鐘就走完了全程。從欄杆上下來後,他又一次抓住鐵索,僅用6秒鐘就爬到了離地10多米高的橋墩處,摸了一下橋墩上的照明燈,然後又“原路返回”。小陳的舉動引來上百位市民圍觀,行人紛紛爲小陳讓路,騎電動車的、自行車的也停下觀看,旁邊賣東西的小販丟下攤位擠了過來。10多米寬的橋面很快被堵得水泄不通,過往的行人無法通行,劉莊橋上的交通一度陷入混亂。
4年前“跑”上春晚舞臺橋上繼續訓練
小陳表示他這是在訓練,劉莊橋是人行橋,機動車少。自己玩跑酷已經6年半了,在南京上大學期間找到了跑酷團隊並加入其中。他加入的團隊在當時是國內最早玩跑酷運動的團隊之一,因此有幸應邀參加了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參演了節目《追夢》。
小陳告訴記者,春晚表演最難的是翻越升降臺,當時隊員們一個接一個從固定高臺跳到升降臺上,要控制好節奏,最關鍵的是落地時要找好落腳點,否則容易導致升降臺傾斜,落地後還要保持身體平衡。雖然動作不是很難,但要保持與他人動作的一致性還是比較困難,他和隊員們苦訓了40天,失敗了幾百次,最終一氣呵成完成了規定動作。
市民觀點:街市訓練易被模仿存安全隱患
經常在附近遊玩的市民劉先生介紹說,小陳已經成了劉莊橋上的常客,只要他一來橋上時常發生擁堵。他的訓練還吸引了不少年輕小夥子模仿,有人嘗試踩着低一點的護欄前行,還有人嘗試攀爬鐵索,看上去十分危險。他建議小陳應該到專用場地訓練,在橋上訓練不僅很危險,還容易被年輕人模仿,模仿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