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多年來不管是做爲一名普通護士還是做爲一名護理管理者,她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強烈的責任心踐行着作爲一名護理工作者肩負的神聖使命,她始終堅持“以患兒爲中心”的服務理念,用一顆純淨的天使之心守護着弱小的生命之花。
患兒的事情是大事,自己家的事情是小事,不管何時,只要科室有事她都會立即趕到。記得99年剛剛任命爲護士長時她的女兒只有2歲,一天深夜一點鐘科裏護士打來電話,一個低齡患兒靜脈穿刺困難,患兒血小板很低,急於輸注血小板,否則隨時有出血危險。她二話不說,放下電話就趕到病房,成功地爲患兒進行了靜脈穿刺,孩子順利輸上了血小板,醫生、家長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事後才得知她丈夫那天也在單位值班,她把2歲的女兒自己留在了家中。護士姐妹知道後非常歉疚,可她卻說“相比之下,這個孩子更需要我”。
2007年兒科遷址擴建,牀位由原先的1個病區40張牀擴充至2個病區83張牀。張慧敏不僅要做好新病房繁雜的籌建準備工作,還要保持現有病房的護理工作有序進行。經常是白天黑夜連軸轉。新病區的每一個電源控制開關、每一個牀擋的安裝調試、所有必須的搶救儀器、藥品儲備,她都細細檢查無誤,終於使所有患兒順利安全的過渡到新家。這份責任心,怎是一個“細”字了得?
身爲護士長她深知只有提高護理人員整體業務水平,才能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抓業務就要從基礎抓起,認真學習“三基”知識;針對護理隊伍中的薄弱人羣,她利用晨會就典型病例典型事件開展講解和討論,學習血液病及相關知識,使低年資護理人員能儘快適應各種突發情況。2013年開展品管圈活動,利用PDCA方法相繼開展了降低PICC術後靜脈炎發生率、提高門冬酰胺酶飲食知曉率工作,使全體護理人員意識到質量持續改進的重要性,保證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2011年6月,科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她分層次召開會議,講解優質護理的宗旨、目的,取得科裏護士理解與配合,根據優質護理的要求修改科裏的規章制度,制定了多種工作流程,爲保證患兒的安全,製作了精美的溫馨提示;每逢六一兒童節、聖誕節、新年等節日她都會組織護士給患兒舉辦聯歡、繪畫展覽等活動極大豐富了在院患兒的生活,增進了護患溝通,減輕了患兒及家長的焦慮、緊張心情。在她和她的團隊努力下,兒科多年來從未發生過投訴和糾紛,並多次收到患兒及家長表揚信、錦旗。
擔任兒科護士長17年來,她努力學習專科護理理論,先後進行了護理專業大專及本科階段的學習。2003年她在全院率先開展了兒童PICC置管技術,至今親手操作已達700餘例,最低年齡6個月,最大限度減輕了患兒治療中的痛苦;她帶領中心護理姐妹開展的一次性採血針代替常規穿刺針用於picc置管和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用於有創操作患兒鎮痛效果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她善於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提煉,先後發表論文10餘篇,主編39萬字的«兒童血液病護理問答»,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內兒童血液病護理空白,受到廣大患兒及家長的歡迎。目前,又一本介紹兒童血液病知識的科普書目正在撰寫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