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大神堂海洋監視監控平臺”選址勘察和初步設計通過了專家審查,該平臺預計將於年內建成並投入使用,這也將成爲我國第一個離岸海洋觀測平臺。平臺投用後,將通過對周邊海域施行實時監視監控的方式,更好地保護大神堂海域的環境不受到破壞。未來,監視監控平臺還有望打造成集科研、應急、旅遊服務等多項功能於一身的多功能平臺,爲區域提供更多、更好的涉海服務。
“無人值守”全國首例
建設大神堂海洋監視監控平臺是天津大神堂淺海活牡蠣礁獨特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項目子項目之一。根據選址勘察和初步設計,該平臺預計將位於大神堂牡蠣礁特別保護區西南側,距離岸邊約爲10公里。
“平臺建成後,將首先承擔起觀測、監控大神堂示範區海上情況的任務。”天津市海洋諮詢評估中心項目部的相關人士介紹,在平臺上將設置可以360度旋轉的高清攝像頭,攝像頭開啓後將實時遠程監控,畫面將通過微波傳輸的方式實時傳送至位於市海洋諮詢評估中心的監控室內,工作人員一旦發現違規作業或異常情況,可以採取措施進行干預。“目前,在大神堂海域部分魚礁在退潮時有可能露出水面,影響漁船通行,我們一旦通過攝像頭觀測到漁船靠近,也將通過平臺上設置的高分貝喇叭提醒過往漁民避讓,防止出現事故。”相關人士表示,平臺建成後將採用無人值守的方式運行,這也將成爲我國首個離岸觀測平臺。離岸平臺將不容易受到人爲因素的影響,更爲準確地掌握和反映天然海域的狀況。
用於科研和應急指揮
目前,大神堂海洋監視監控平臺選址勘察和初步設計已經通過了專家審查,預計將在年內啓動建設。平臺建成後,將在大神堂海域監視監控的基礎上,擴展我市近岸海域的海洋要素觀測和海洋環境監測。
“爲了滿足平臺未來的監測功能,我們在設計平臺時預留三個深入水中的中空管井,爲以後進行水溫、鹽度、波浪、潮汐等相關海洋觀測和監測工作預留擴展空間。”天津市海洋諮詢評估中心項目部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具備監視監控等基本功能外,未來平臺還具有更多的功能利用空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神堂監視監控平臺可以打造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海上實驗室’,進行一些有離岸要求的科研試驗,平臺還可以兼顧海洋觀測,對赤潮、漏油等突發事件進行及時觀測預警。”相關人士表示,隨着大神堂附近海域旅遊業的發展,未來平臺還將有望進行與旅遊相關的公共信息發佈,爲居民、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