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春夏季節,正是建築工地施工和居民家庭裝修熱火朝天的時候,然而工程或裝修的垃圾土如果不能及時清運走,不但影響市容環境和人們的出行,對空氣的污染也非常嚴重。近日隨着天氣的逐漸炎熱,一些道路上或小區裏的工程垃圾日漸增多,這些垃圾的製造者只圖自己省事,隨意堆放、丟棄,不加苫蓋。許多市民對此行爲表示反感。近日有不少讀者向本報反映了這些情況,記者進行了調查。
環境髒亂誰來管?
記者按照讀者提供的信息,首先來到了河北區江都路惠山裏小區。在小區外的人行道上,記者看到了一堆佔地四五平方米的工程垃圾。據小區居民介紹,這堆工程垃圾是原來設置在人行道上的一個簡易房被市容部門按照規定給予了拆除。但拆除後的工程垃圾就一直沒有人前來進行清理,至今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小區內的道路上,記者也同樣看到了裝在編織袋中的裝修拆除下來的磚頭瓦塊就堆積在道路一旁,無人清理。在西青區中北鎮溪景苑小區後面有個自發市場,有人違章搭建了簡易的活動板房,後被強行拆除,但拆除後的垃圾一直堆放在那裏多日沒人清理。在河北區華宜裏小區,記者看到,幾乎每個樓棟附近都有不少工程垃圾堆積。起初記者以爲好似舊樓改造。一打聽,原來都是居民裝修後產生的工程垃圾。已經堆放多日了,無人清理。在河北區勝利路昌海公寓一側的人行道上,一堆工程垃圾就堆放在那裏已有數日。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河東區鳳凰路。記者在鳳凰路北塘排污河比鄰的盛世嘉園小區圍牆一側的河岸上看到,不下四五平方米的工程垃圾堆放在那裏,且有不斷蔓延擴大的趨勢。“晚上從樓上總看有人往這兒倒垃圾。他們倒是省錢了,可環境髒亂了。到底誰能管管呢?!”居民趙大娘對記者說道。記者在現場調查時發現,此時正有一輛小麪包車開到此處,車主打開車門從裏面卸下一袋袋裝修垃圾,記者前去詢問,他爲什麼將垃圾丟在這兒。他很不屑地說:“別人不也丟這兒嗎?我不丟這兒丟哪兒去?”說完,便開車揚長而去。
此外,河東區新開路新博園小區附近也有大量的工程垃圾堆積無人過問。在紅橋區康華里小區的綠地裏,有一堆該小區的居民裝修後丟棄的袋裝垃圾,居民們雖很反感,但都是認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清運費怎麼算?
記者從環衛部門瞭解到,按照《天津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環衛部門負責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的清運處理。對市民產生的裝修工程垃圾則需要居民自行清理或者支付費用委託環衛部門代爲清理。而記者在一些居民小區採訪時發現,真正能做到自行處理的市民不多,支付清運費用的更是寥寥無幾。“您說居民裝修花好幾萬的都捨得,就是百十元的清運費出不起,值當的嗎?就缺這點錢嗎?”數位市民接受記者採訪時發出相同的質疑聲。而目前對市民產生的工程垃圾不自行清運也不委託環衛部門代爲清理的,尚沒有相關的硬性規定來制約這種行爲。此外一些路道堆積的工程垃圾也是查找不到始作俑者,最後只能依靠環衛部門突擊清理來解決問題。此前本報報道了河東區一號橋金地紫雲庭14號樓後空地堆放建築垃圾數月無人清理的問題。河東區環衛部門現場查看後,對當事人進行警告並限期清運,但此施工單位表面表示立即清運走,但監察部門走後,他們也只是將堆放的建築垃圾用剷車剷平並在上面覆蓋了些廢土敷衍了事。
針對工程垃圾隨意堆放的問題,環衛部門也很頭疼。河東區市容環衛監察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廢棄工程渣土清運問題,按照規定,應該由產生垃圾的單位或個人自行進行清運。河東環衛局所屬如李公樓隊、向陽樓隊等都備有工程垃圾清運的車輛,產生垃圾的居民或單位可以聯繫所屬環衛部門繳納一定數額的清運費,或者聯繫街道、社會車輛等進行清運。一般情況下,目前每車約3噸,價格爲100元至120元左右。
工程垃圾該去哪兒?
那麼居民或單位產生的這些工程垃圾都應該運到哪兒去呢?據介紹,目前本市還沒有具體工程廢棄物的垃圾填埋場。每個區自行根據情況找一些需要填埋的溝或者窪地。有的區設有臨時存放點,堆積到一定數量時再集中清運走。一般區縣的工程垃圾處理點都處於外環線以外的郊區,需要清運的垃圾要卸到較遠的地方,運費確實相對較高。由於許多居民不願意出這筆費用,就自行聯繫裝修工或者個人利用三輪車、小麪包車等趁環衛巡查人員不注意時,傾倒在隱蔽的河灘或者道路上。還有些居民也確實不知道這些工程垃圾填埋點在哪兒,應該傾倒在什麼地方。如河東區去年舊樓改造時產生的垃圾無處清運,後來找到東麗區一個莊子上,具體位置許多人確實不知道。
居民家庭裝修產生的垃圾雜土的監管確實較難,據河東環衛監察隊負責人介紹,去年一年河東環衛部門清運2700多車,加上社會車輛要清運5000多車,每車3噸的話,就要清運15000多噸,數量相當龐大。如果這些工程垃圾都堆在路面上,那對市容環境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據河東區環衛部門介紹,目前對整車清運垃圾的監管做得較好。最難監管的就是個別人私自騎三輪車、或電動車偷着傾倒。河東環衛監察隊目前僅有8名工作人員,即使每天晝夜巡查也監管不過來。有的人和環衛監察人員捉迷藏,你來他走,你走他來。即使看到有人隨意傾倒,要處罰起來也較困難。因爲只有《管理條例》,環衛部門又不能強制執法。居民大多不願意出錢,有的居民寧可裝修花費數萬元,數十萬元,而一兩百元的清運費卻極不願意交納,如果環衛部門強行執法,很容易引發矛盾。這些隨意傾倒在道路上或者河灘的垃圾雜土最終還要由環衛部門無償清運。據介紹,河東環衛部門每月清理無主雜土就要30多車,已經超出環衛部門能夠承受的費用。
衆多市民呼籲人們都來提高自身愛護環境的意識,主動及時地清理產生的工程垃圾。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巡查,對隨意傾倒工程垃圾的行爲給予必要嚴懲,杜絕損壞環境的情況屢屢發生。